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非户籍怎么在厦门、在福建参加高考?(再附非户籍在厦升学指南)

2019-03-06 19:19 厦门招考 评论
本文来源高考直通车

最近,

越来越多家长在询问:

在厦门、在福建高考,

需要什么条件?



我们今天为您详细介绍

在福建高考的条件


为防止高考移民

闽出台最新高考报名政策



去年10月,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和省教育厅发布《关于福建省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


要点是:


首次规定户籍在福建的高考应届考生,学籍也必须在福建。


身份证是“35”开头的福建应届生,没有规定学籍在闽的时间。


身份证不是“35”开头的福建户籍应届生,有规定在闽学籍时间。


户籍在外省的随迁子女在闽参加高考,除了要有三年高中学籍,其父或母在闽需缴交社保或缴税。


这一高考报名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


两部门表示,这几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通知》是为了保障我省考生的合法权益。


请看解读↓↓↓


什么人能在闽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01

六类人可以在闽报名普通高考:


一、具有我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解读


这种情形的认定依据有两个:一是拥有我省户籍;二是出生后第一次申报户口登记是在我省,其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是“35”


这种情形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还必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而且有实际在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不过,并未要求在闽学籍要多长时间。


二、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工作调动、人才引进、库区移民、驻闽部队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报考人员户籍于年度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我省。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


解读


这几类情形的人员,在年度普通高考报名之前将户籍迁入我省,可以申请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还必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而且有实际在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不过,并未要求在闽学籍要多长时间。


此外,对于户口调入的原因有界定。


工作调动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办理的公务员或在编干部职工调动,以及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办理的正式员工调动。中央直属在闽国有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调动,还必须经在闽省级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确认;省属及以下国有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调动,还必须经同一级国资监管机构人事管理部门确认。 


人才引进身份须经我省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及以上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认。 


驻闽部队现役军人身份须经驻闽师旅级及以上部队的政治工作部门确认。 


库区移民身份须经我省县(市、区)及以上库区移民管理部门确认。



三、因投靠父母一方,报考人员户籍于年度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我省,同时被投靠人须具有我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被投靠人虽具有我省户籍但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不在我省的,按第(四)项规定执行。 


解读


这一条是针对年度普通高考报名之前,因投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本人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人员。被投靠人必须具有我省户籍,且仅限父母一方或者是法定监护人。报考条件根据被投靠人户口登记情况分为两种情形: 


被投靠人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35”),投靠人可以申请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其中,应届毕业班学生还必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而且有实际在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被投靠人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不在我省的(身份证号码前两位非“35”的),按《通知》第一条的第(四)项规定执行(见下文)。



四、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我省,报考2019年我省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学生,其户籍迁入我省须满2年(时间截至普通高考当年7月1日,下同),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2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报考2020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学生,其户籍迁入我省须满3年,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我省,持我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生,可以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持省外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生,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其户籍迁入我省且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均须满3年;同等学力人员,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其户籍迁入我省须满3年且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须满6年。


解读


这种情形是指通过购房等其他原因将户籍从省外迁入我省的人员。如果申请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按应届毕业班学生、往届生和同等学力人员等不同群体,在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1.应届毕业班学生。

(1)报考2019年我省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学生,户籍迁入我省必须满2年(时间截至普通高考报名当年的7月1日),必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而且要有2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2)报考2020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班学生,户籍迁入我省必须满3年,必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而且要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2.往届生。


(1)持我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生,可以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


(2)持省外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生,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其户籍迁入我省必须满3年,同时高中阶段学校毕业也必须满3年。


3.同等学力人员。

报考2019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其户籍迁入我省必须满3年,同时初中学校毕业(含结业)必须满6年。


同等学力指的是没有高中毕业证书。



五、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我省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其中——

报名参加2019年我省普通高考的,其父母一方须有近两年在我省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等可证明其在我省从业经历的记录;

报名参加2020年及以后我省普通高考的,其父母一方须有近三年在我省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等可证明其在我省从业经历的记录。


解读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我省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是由于其父母在我省务工或就业,为建设新福建作出贡献。


根据国务院规定,各省可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具体条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参照广东、海南等省份的做法,《通知》规定了随迁子女申请我省普通高考报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随迁子女须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2)随迁子女父母一方须有一定年限在我省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等可证明其在我省从业经历的记录。


同时,为防止有人冒用随迁子女身份获取我省高考报名资格,随迁子女身份信息将在一定范围内(所在高中阶段学校或考区)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友情提醒:随迁子女如果准备申请参加我省普通高考,其父母一方应在我省按国家规定缴交社会保险费或纳税,以免影响孩子今后报考。不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根据教育部规定,可以回户籍所在省份报考。


延伸阅读


一, 不符合第(一)至(四)项报考条件之一的福建户籍考生,怎么办?


报考人员具有我省户籍、但不符合第一条第(一)至(四)项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报名,但只能报考高职(专科)学校。


高等教育职业入学考试指的是高职招考。


二, 高中阶段指什么?

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六、在我省定居、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经历并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


什么人能在厦门高考?

02


那么,

在厦门高考的条件是啥?



其实,也就是遵循上述条件。当然,对于非厦门户籍但是是福建户籍的高三应届毕业生,只要有厦门三年高中学籍,就可以在厦门报名参加高考,不需要父亲或者母亲的社保。


如果是厦门户籍、学籍在外省,要回厦门报名,那么,要遵循上述要求;


如果是厦门户籍、学籍在福建省,可以回户籍所在区报名点报名。


省教育厅的文件和解读,

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http://sz.xmnn.cn/home/article/detail/id/3926.html


非户籍如何在厦门升学?


那么,

非户籍在厦门如何上小学、初中和高中?

我们在近期也推送了相关介绍。


要说明的是,

厦门中招有个新规:


非本市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报考我市普通高中,除具有我市初中学校正式学籍且在学籍所在校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外,考生在厦就读初中期间,其父(母)在厦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在我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三项都应满三年,2022年考生三项条件要满四年,2023年考生三项条件要满五年,自2024年起考生三项条件要满六年。


也就是说——


  • 2019年到2021年中考,非本市户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父亲或者母亲的三项条件要满三年。

  • 2022年中考,要满四年;

  • 2023年中考,要满五年,

  • 2024年起的中考,要满六年。


这个条款已经公布,但是,一些人有误解,例如:


“在厦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有人误认为是这几年都不能搬家,这种解读是错的。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