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外国语高中有大量保送名额,这是否公平?

2017-01-06 09:26 知乎 评论

外国语高中有国家政策支持,省市的财政支持,多为公立高中。

但是招生却不是面向全省,甚至也不面向全市,还占有大学大量保送名额,这是否公平?你怎么看?最后有投票。

作者:斯立

利益相关:杭外2014届毕业生。
结论:不公平。
先谈谈外语类保送生规则。
第一,16所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获得一定数量的保送生推荐名额。只有获得中学推荐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各高校自行组织的保送生考试。
第二,学生获得中学推荐后,前往各高校参加保送生考试,各高校自定标准择优录取,且只能将外语类保送生录入外语类专业,并报教育部公示。
然后讲讲两点不公平之处。
第一,外语类保送专业不只有外语类。没错,这是因为部分高校违反政策招生。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在教育部的保送生公示名单中,所有外语类保送生都被录入外语类专业,而事实上公示专业与实际录取专业并不完全相同。
第二,外国语学校学生未必有语言优势。外语类专业可大致划分为英语与小语种。仅以杭外为例,我校保送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大多从未学习过该小语种,谈何优势?英语早已不是外国语学校的独门绝技,谈何优势?倘若国家真有招收外语类保送生的需求,应当调整资格审查规则,以外语学习能力外语水平,而非毕业学校(16所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为标准,筛选出部分报名考生,给予保送生资格,并允许其参加各高校保送生考试(举例而言,拥有某某语言某某级证书)。而如果外国语学校学生真的在外语学习能力或外语水平上高出其他学校的学生,想必他们能获得保送生资格,并能最终入选吧。简言之,全国所有考生都应当拥有争取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权利,正如他们都可以报名五大学科竞赛并争取奖项获得竞赛类保送生资格,而现状并非如此。



作者:Alice Linkey

利益相关:外国语学校学生。不是保送生。

1.保送只有外语专业,前几年政策松的时候还能转专业,现在就是不能转。
2.保送不是题主想的给个名单就轻松上了,是要花很大的精力准备很难的保送考试并且有可能失败。
3.为何是小学努力就能上高中?这边的高中是中考统一招生和学区无关。
4.外国语学校自己选的教材多的那些英语课外教课不是摆看的,我们时常嘲讽四六级都过不了算啥学过英语。我校高考英语平均分130+。
5.这种保送是为了确保外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知道多少人是不愿意上外语专业放弃保送的。印地语波斯语兴都斯坦语都有保送的,题主有兴趣吗?

综上,没什么不公平的,都是靠自己能力挣来的,而且还有重重条件限制。

看了题主其他的回复,再多说一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公平的事,也许其他高中也有外语能力强的,但是
1)如果他总体水平够高却没有选择外国语高中,说明语言根本不是他想走的路,这个保送和这类学生无利益相关,也就没有什么不公平
2)如果他水平不够,给了保送名额他也上不了,也就没有不公平了。
即便其他高中有能力足够又想要选择外语专业的,那也是凤毛麟角,没必要为了这类人耗费大量金钱时间搞大规模的保送测试。说白了你中考志愿当然会对你的未来有影响,不然填来干嘛。填了就要接受结果。他们完全可以靠高考上他们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作者:匿名用户

其实也算挺公平的。好一点的大学的保送考试的英语难度非常非常难。怎么说呢,起码要达到大学英语专业(不是四六级那个,是专业的)八级。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材比统编英语教材难很多。保送生要两年学完三年高中知识还要准备语文和英语的笔试面试 有些学校还要考数学 (去年浙大的笔试有一题是把满江红翻译成英文……)而且还有保送不成高考也很可能失利的风险。而且保送的都是外语类专业。而且很多人并不见得多热爱外语类专业。
总之,题主,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不是像你眼里那样开开心心毫无压力地就一路顺风被保送名校的 被保送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于外国语学校。为什么只有外国语学校的有资格走这条路?至少有一点,因为外国语学校的保送生英语能力比普通高中强。
而且,题主,保送只是看似很轻松,实际上不是你眼里那么轻松的。
※1.外国语学校的英语科目难度大(词汇量大且生僻,语法难度高)
※2.保送考试的时间紧,难度大(两年学完并复习完高中三年的知识,大学还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的英语难度可达专业八级)
※3.保送之路的风险略大(保送考试入围后,要准备大学的笔试和面试,这几个月里基本不会正常上学校的课了,去大学考试还需要几天不上课,一旦失败,耽误了几个月的正常复习,高考也很可能失利)
※※※4.最重要的:选择面窄。(多为外语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外语外事类专业,且多数学校不能调专业)
题主是认为只有外国语学校有这种保送资格不公平吧。但是保送这一事真的像题主认为的那样分外美妙吗? 所以拥有保送资格这件事主要就是当年建立外国语学校的时候留下的一个传统 有那些好处 但是也有这些坏处啊 又不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还是挺公平的
好几个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回答都想说明这件事,题主为什么就是想不明白呢:别的学校的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这些好处,※※※但他们也不需要承担选择保送之路的学生需要承担的风险啊。
虽然那些不在招生范围内的学生连选择风险的机会都没有,但他们有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啊。
选择了保送之路的学生,有耽误高考的风险,有高难度的英语,没有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啊。
利害相抵一下,其实挺公平的啊,什么都不是白白得来的啊。题主为什么就是想不明白呢。
选择了高收益就会承担高风险和葬送自由选择的权利啊,没机会选择高收益的人也不需要承担高风险和葬送自由选择的权利啊。



作为2016年清华保送生,我在此客观的发表我的意见,我认为这是不太公平的,但近些年正在向公平的方向发展。首先,在我们外国语学校有很多学习较差的人都能够比较轻松的上一个一本985、211,竞争最激烈的还是清北这类大学,很多学习较好的学生因被挤出而上了和较差人同样的大学,很不公平。不过现在教育局正在缩减较弱大学的保送生数量,逐渐减少这种坐收渔利之人。其次,我真心感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在不通过集训的情况下无区别,或许因为在保送考试前的集训才使保送生英语更突出的,所以我认为外语保送应该全省各高中都可以。

作者:啦啦啦


本 文 来 源 高 考 直 通 车

作者:匿名用户

我是来反对楼上主流意见的 我虽然外国语学校就读而且正在考虑要不要选择保送但我还是觉得此制度很不公平(噗。。好长一句。。)
并不觉得题主有多酸
外国语学校保送制度是时代的产物,而在现今外语人才并不缺乏甚至隐隐供过于求的状况下,保送制度的存在并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也是国家要逐步取消此制度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保送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不公平的制度,这一不公平,包括校际不公平和校内不公平:
a.校际是指具有保送资格和不具有保送资格的学校间的显著差异(16所外国语学校间也有最高可以多一倍的名额差异,这当然也不公平,不过这里避开不谈)。举个很简单的栗子,一个一本线上下徘徊的学生,仅仅因为就读外国语学校,就可以通过保送,相对轻松地进入985甚至top5或者北上二外这种比很多985只强不弱的大学。谁敢说这是公平?说句难听的,要不是家境不错交得起外国语学校数万一年的学费,你哪里去得了名校?楼上有人提到外语类保送有风险,的确如此。但这风险实在小得可怜。花一两个月的时间专攻英语(可能有语数,视推荐去的学校而定)就必然耽误其他学科学习。每年都有那么些运气不好实力更不济的被保送生考试刷下来,灰头土脸地滚回去准备高考,省市排名掉下去一截。但这些只是少数,被刷下来的原因也无非是眼高手低或者自己太差不努力。除了top 2,保送生考试的通过率都很高,稍微有点实力但又没有报top2的几乎都不会考虑自己保送失败的可能——这话已经很明白了吧。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保送到比自己高考所能达到的学校更好的地方,风险并不与回报成比例。何况,保送失败也就是耽搁点时间罢了,对高考并不会有多大影响,OK?自己实力不济却要去考名校,承担风险理所应当。btw,保送生考试不很简单,但也绝非某些人吹的那么难。top4的确难度比较大,但英语考题也就最多专四(一两道专八的题可以忽略不计),清北交的数学有点难度;某些名气并不小的985的保送生考试只有英语,难度则可以低到大六甚至大四出头,对于外校学生,你一两个月时间准备都达不到这水准,考不起怪我咯?
b.校内的不公平。保送的学校被限定,并且执行学校自行决定保送预备生排名方法的制度【栗子a:成外把重要考试分数按不同比例折算排名(可以动手脚的地方可不少),石外要进行专门排名考试但却要把奇奇怪怪的奖项折算为分数一起算(可以动手脚的地方更不少) 栗子b:一些学校可以推荐同一个学生去考几所大学的保送生考试,一些学校却只推荐一个学生去一所】本就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哪所外校前些年的保送生名单找不出问题?这两年教育部管得严才稍好。但没有贪♂腐也不是就一清二白。学校把高考和保送看得孰重孰轻便决定了保送生们的命运。为了逼优生去考top2就把复交浙拒了或者压到很少,这种事情,真正遇到之后你才会清楚认识到什么叫做不公平。



不公平!
保送这个制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小语种高起点的只要想保送,外语分就会无缘无故提高。
其中有人为了挤上大名单或者在大名单上占据好的位置(关乎保送的学校好坏)甚至换分改分!
个别学校由于保送名额少,就直接由校长推荐(即使他真的很渣)名额多的学校比如外国语学校,在关乎保送的两场考试中,你就能提前见识到社会的黑暗!
以上都是真实的!保送水很深,外语保送这一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作者:匿名用户


作者:匿名用户

我认为不公平,这个制度弊端很大。
本人毕业于非外国语类中学,目前就读于某知名985院校的英语专业,现在周围有大量的外国语学校毕业生。
因为我从小对英语就有兴趣,花了一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即使我的高考成绩比本校录取分数线高,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专业,我也跟随兴趣选择了英语。
我所见到的外国语学校毕业生,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优秀的学生真的十分优秀,但浑水摸鱼的差生也烂到离谱。

诚然,外国语学校毕业生中确实存在很多专业素质极高的学霸,她们英语能力的强大让我瞠目结舌:语音语调极其标准甚至可以英音美音随时无混合切换;口语堪比native speakers,有很强的用英语表达思想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她们可以称之为外国语学校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
然而,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外校学生却是另一副模样:看不出什么英语特长(发音很土、词汇量不足、没有英语会话能力、在大一开学的分班考试中垫底,不仅无法进入实验班,而且不如我这个非外校毕业生的水平)、几乎放弃学习(天天赖在寝室“开黑”打游戏,影响室友休息,并且经常翘课),期末挂科(注意:大学英语专业想挂科也不容易,要挂科是得不学无术到什么程度?),和985院校学生的水平严重不相称。
我的一个室友就是这样,每天赖在宿舍打游戏,和他所谓的队友们保持实时通讯,说话声音很大,影响室友学习休息,寝室另外几个同学烦透了他;不讲卫生,寝室里他的那一角臭气熏天;世界观很奇葩,遇到事情动辄扬言诉诸武力,(他自己称之为“上去干他”)爆粗口到了让人明显不适的程度,没有底线甚至尝试作弊(我尝试劝阻他,被抓住后果很严重,他给我来了一句“你开心就好” ,我就呵呵了);不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的活动。他曾坦言:如果不是因为保送,他连一本线都上不了。这样的学生不是个例,男生寝室里有好多这样的人,毕业于各大外国语高中,不学无术而且出口成脏,水平不足还爱装逼,滥情(不尊重女生,对女生和恋爱的理解只停留在性和排遣寂寞的层面上)甚至他们已经形成了组织,经常集体翘课在寝室联机打英雄联盟。
请问这样的学生,真的有权利比别的更加努力的学生优先进入国内名校吗?
我不这么认为。他们进入非顶尖的普通985的难度,说实话真的不怎么高,上面回答的那些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说法明显夸大了,最起码保送比通过高考进入名校要容易多了吧。因为保送率很高,他们即使在高中时期不学无术,泡吧唱k甚至约炮,最后也往往能成功保送进入名校。
我就想问凭什么?辛辛苦苦通过高考进入名校的我要与这样的一群人为伍,受他们的气,我很不服。
我认为,外国语学校保送的问题就出在保送名额太多,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有些外国语高中的保送名额动辄数百个,占其应届毕业生中很大的比重,这是十分不合理和不公平的。
在我看来,保送名额应该降低十倍,每所学校最多提供三十个左右的名额;同时加强招生时的监督,使得只有真正具备外语特长的学生才能通过保送送入名校。



不公平
我只能这么说
关系户和教师子弟这种人在高中校内选拔占得优势太大
语言天赋和能力强的偏才…未必走的了这条最适合他的路
因为校内选拔直接被筛了出去…真心为他们不值
但却有不少学习能力年级里较差甚至是高中混日子的人去了985 211
而且很多保送生不喜欢外语,他们自己直言就是为了躲高考


大学选拔考试不公平的现象应该不太多
但也曾听说某些师范类院校招生略随便
浙大保送能直接去竺院这种
当然现在好多了的

作者:匿名用户


外国语高中有大量保送名额,这是否公平?【单选】

  • 公平
  • 不公平
  • 不好说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