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2023高考即将进入百日冲刺阶段。近期,多地已陆续进行了各地质检、一模考试等,接下来,还有各地二三模、各地联考等多项大小模考要进行。
部分同学会问:模拟考到底有啥作用?模拟考和高考有何区别?模考和高考的差距有多大?今天,小车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1.模拟考试最大意义在于找出自己复习的漏洞,以便补救。
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接近高考,又充分考虑到新教材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一段复习内容的检测,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和不足以及自己复习的漏洞清楚地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及时补救。同时同学们可以继续把错题整理出来,经常翻翻看看,从而有效地防止“一错再错”的现象。
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
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适度的紧张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防止麻痹大意;认真考试,就能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缓解对高考的神秘感,做到把模拟考试等同于高考,视高考如同模拟考试。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
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同学们可以在考前大致规划一下各科各种题型的时间分配,借模拟考试检验能否真正落实,其次训练答卷的规范化,(答题卡涂抹中出现的问题:A.涂卡不规范:不满格、超界、连涂、太轻、不均匀、涂成圆点。B.漏涂(不会做也要涂上。否则可能没有回头的时间。C.涂错位。一错百错,后果严重。)所以,在涂写答案卡时,对准题号不错位;涂写不能太轻、太细,或涂写不均匀,黑度差别太大;或连涂、斜涂、偏涂等都会失分。
答卷时应从方便阅卷的角度出发,揣摩如何给阅卷教师以良好的印象,如书写清楚、规范,把自己认为的得分点摆在突出醒目的位置上等。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
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无论题目难易,分数高低,只要自己的名次位置和平时的学习情况一致,就算正常发挥了,如果是下降了,就要查找一下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虽然高考与模考在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1.命题人不同
模考一般由省市专家出题,高考则不然。在高考命题中,大学教授的数量最多,且多担任组长,把控命题方向。其次则会选拔满足非高三教师、无直系亲属参与高考、非高考教辅编委的任课教师参与命题,通常是有长期教学经验的特/高级教师。同时也会有少量学科专家负责擅长领域的出题。
2.考试目的不同
高考不回避“必考点”,会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
高考“一考定乾坤”,选拔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而模考则重点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高考并不刻意追求“偏难怪”,你觉得题难是因为命题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从而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模考则是帮助考生找出漏洞与薄弱点,在最后阶段查缺补漏。
虽然模考虽然与高考存在一定差别,但我们还是需要认真观察和重视每次的模考结果,在考后及时做好考情分析,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复习规划,查看自己与目标院校的差距,更好地提升自己。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会面临数据多、易混淆等问题,例如分不清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投档排位、专业线等专有名词的含义。今天,小车就来简单科普一下👇
省控线也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成绩要达到“省控线”才可在网上填报志愿,并被院校调阅和录取。
模拟投档线是指在每批次正式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得出模拟投档线。模拟投档后及时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一般模拟投档会经过2-3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拟投档线≠投档线。
投档分数线一般也称为投档线或调档线,是指各院校专业组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递考生档案,被某院校专业组提档的最后一位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
录取分数线也被称为录取线或实录线。院校对省教育考试院所投的考生档案进行审录、全面择优并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校的院校实录线。
例如:A院校按照《招生章程》中公布的相关规则,在投档考生中择优录取100人,在已录取的100人中,分数最低的考生投档分数为585分,那么585分就是A院校今年在该省的院校实录线。
每一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称为专业录取分数线,简称专业线。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专业线≥实录线≥投档线≥省控线。每年各省各院校所用数据有所差异,大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985高校和211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高校实力的重要体现,这两大“头衔”经常被提起。但这些985、211高校早已全面统筹为“双一流”,全国共147所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学序列,占我国高校总数约5%,是国内顶尖高校的代表。
那么,考双一流大学,需要多少分?小车独家整理了2022年双一流高校在各省的投档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1.由于各省本科批录取数据众多,且部分双一流高校分开了特殊类专业招生(如预科班、中外合作办学、地方专项等),故本文仅摘取了部分数据。
2.以下数据来源于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如有错漏,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广东物理类考生,如果想要考上双一流,成绩至少要超过本科线74分,排名在全省11.3万名以内;历史类至少要超本科线62分,排名在全省4.1万名以内。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双一流高校在福建招生中,物理类最低分为贵州大学的500专业组,512分即可考上,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
历史类中,最低分为宁波大学999专业组,该专业组544分就可以考上,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也是中外合作办学。
不管是物理类还是历史类,投档分数较低的大部分为中外合作办学。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文科:
一共有132所院校在文科本科一批进行招生,部分院校(例如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有多个招生代码。辽宁大学调档线最低,为540分,仅超出文科一本线(538分)2分。
(上下滑动查看)
理科:
一共有152所院校在理科本科一批招生,其中宁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有多个招生代码。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河南大学踩线(515分)即可填报。
(上下滑动查看)
文科:一共有3所双一流院校在文科本科二批进行招生,其中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调档线最低,为525分。
理科:一共有4所双一流院校在理科本科二批进行招生,其中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调档线最低,为500分。
文科:
如果想上双一流,云南文科考生的成绩最好要在600分以上,600分以下选择较少,只有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南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5所高校,并且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南大学3所高校均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上下滑动查看)
理科:
贵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515分,踩线即可填报。
(上下滑动查看)
文科:上海体育学院、西藏大学均在文科二本进行招生,其中西藏大学录取最低分为573分,超出文科二本线(505分)68分。
理科:有北京中医药大学、西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3所高校在理科二本进行招生,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录取最低分为506分,比理科二本线(430分)高76分。
文科:
总体上,文科考生需要在全省排名10000名以内才有机会报考双一流院校。其中贵州大学(人武校区)投档线最低,为549分,对应的投档最低排位为9978位;该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同样踩线(549分)即可填报,但投档最低排位(9812位)要比人武校区高166位。
(上下滑动查看)
理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贵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投档线最低,均为451分,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最低分次位为50252位,贵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50183位。
(上下滑动查看)
共有4所高校在贵州文理科本科二批进行招生,其中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最低,为543分,理科则是上海体育学院最低,为430分。
湖南物理类考生,如果想要考上双一流,成绩至少要超过本科线81分,排名在全省7.6万名以内;历史类至少要超本科线70分,排名在全省1.6万名以内。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山东普通类考生,如果想要考上双一流,至少要在全省10万名以内。
说明:各校有多个专业进行招生,本表只取该校投档次位最高(即分数最低)的专业进行统计。
(上下滑动查看)
今年河南高考有多所名校爆冷断档,部分双一流高校踩线即可上,理科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科部分院校的投档线与一本线的分差在10分以内,例如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等。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河北历史类考生,如果想要考上双一流,成绩至少要超过本科线108分,排名在全省1.1万名以内;物理类至少要超本科线69分,排名在全省9.1万名以内。
说明:各校在本科批有多个专业组进行招生,下表仅取各校投档线最低的专业组。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