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每年都有一部分新生因各种原因放弃入学,在山东的某所民办甚至超800人放弃入学;云南部分民办专科院校在招生阶段没有完成招生任务或者因为违约情况突出,导致云南省教育部门将要组织专科批次的再次补录,以填补部分民办专科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800余人弃读的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是唯一以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教育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像中西医结合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学院以及理工学院,都是该校设置的教学单位。
医学专业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都并不少,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该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像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等专业,都有大量的新生放弃报到。因此弃读的原因不全是因为“专业不好”。
前段时间公布的多所公办院校弃读情况中,其实很多都是因为“学费贵而弃读”。不少放弃入学的考生,录取到的是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这类专业(如广工、暨大)。这些专业每年的学费较高。对于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来说,负担较重。
如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普通专业的学费每年最低还要16800元,而医学专业中比较热门的临床医学专业,每年学费19800,口腔医学专业更贵,已经达到了将近40000元。而这也只是同学们的学费,除此之外还有住宿费、饮食费以及一些其他的学习费用等,即便第一年交上学费,第二年也是让家长非难,所以干脆直接不去了。
除了学费问题,考生还有以下两点原因放弃入学:
对于部分考生来说,考上“双一流”,也可能是高考发挥失常的结果,这部分考生便有可能放弃入学,选择复读。如广东很多高分但录取到专科批次的同学就会因此弃学。也有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以“冲、稳、保”的策略来选择院校,最终录取到不够心仪的院校,选择放弃。
从各校放弃入学的新生的录取专业来看,出现了近几年报考热度相对较低的管理类专业、语言类专业,但也出现了一些热门专业的身影,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师范类等热门专业。
广东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新高考下,高校招生录取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方式已有三年,考生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越来越慎重。但实际录取中,考生有可能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调剂等原因,最终录取到不感兴趣或者相对冷门的专业,考虑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一些考生便会选择放弃入学。
若考生选择复读
后续再次参加高考
在录取方面可能会有所限制
其中,报考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时可能会受限。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同时,报考部分院校或专业可能会受限。有一些院校明确只招应届生,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2023年招生章程中明确,招生对象一般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国防科技大学2023年无军籍本科学员招生中,要求考生须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GaoKaoZhiTongChe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指南》就明确提出,按所报志愿录取后不报到,既浪费宝贵的招生计划,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客观上也占用了他人的升学机会。
河南省提出,对本年度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仍将根据河南省志愿设置情况适度限制其填报志愿的数量。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电子档案。
也有人认为,高考招生录取是考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结果。考生也有选择权,若勉强入读不感兴趣的专业或冷门专业,对个人成长和就业都不利,选择放弃入学也可理解。
各方均有自己的考虑。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门和院校向考生传达招考信息的时候,@高考直通车会对各类招生政策和招考信息进行详细解读,致力于让每一位学子直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