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国内难度最高的5个考试,看看你猜对了没有?
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呈现持续攀升态势,除了今年有所下降,竞争仍十分激烈。
历史数据显示,考研报录比长期维持在30%以下,2023年更是降至不足25%,这一低报录比率预示着考研竞争依然激烈,难度并未因报名人数的减少而有所降低。
研究生考试属于选拔性的考试,题目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考研的难度也视专业和学校而定。
但考研难的点在于,除了统考科目,大多数专业课信息不透明,真题也不公布,更像“一个人的战斗”。不像高考有那么多老师帮助你,方向很清晰,考研大多仍是”摸石头过河“,初试卷完成绩,还有复试中面试的综合考查,也是压力满满。
不过尽管考研很卷,但是相对于公务员考试这种万里选一的竞争,压力还是相对小一些。
考研是一场长期的战役,需要做好各阶段合理有效的规划,静下心来,全力准备。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考研也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整体来说,考试的范围广、内容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史数理化均有涉及。时间短、题量大。
通过笔试后,还有更难的面试环节,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才能成为一名公务员。受“铁饭碗”思想影响,报考人数同样在不断上涨,考试难度也随之增加。
通过梳理近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发现,国考招录规模逐步攀升,连续7年“扩招”。今年招录39721人,比去年增加160人。2025年招录继续充实和稳定基层力量,将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2024年国考共有1554123人通过招录单位的资格审核,报名竞争比为53:1,竞争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从职位报名情况来看,部分岗位竞争较为激烈,如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招录1人,已经有16702人报名,竞争比高达16702∶1。
这是继2022年之后,再现“万里挑一”的职位。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应试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行业所必须的资格、是否达到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意味着能直接胜任该岗位的大多数工作,并具有该行业特有的基本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行业准入形式,也是《执业医师法》和医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傣医四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基于广大医生的利益与患者的健康而考虑,准入性考试当然应该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除了超多的系统、超难的题目,还有开卷也找不到答案的痛苦……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国通过率持续走低,综合通过率在20-30%。
一旦你读了法学专业,便意味着要背最厚的书,参加最难的考试,忍受最低的就业率。
而法考素来有"天下第一考"的名号,2018年司考改革,成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由以前的四卷模式改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2+1模式)。
刚刚结束的2024年法考,据司法部消息,2024年考试报名96万余人,同比增长12%,但自2020年起,法考通过率从23.5%逐年下降至17.3%。
为什么这么难?原因有两点:
1. 含金量极高 在我国不只是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需要通过该考试,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顾问、法律类仲裁员也需要参加并通过考试。 所以不管是法学专业生还是有志于从事以上法律相关职业的人,都避不开这场考试。 2. 知识量庞大 法律职业考试内容总共分为四卷,内容很庞杂,涉及科目达到了16门之多! 有小伙伴说参加法考,就光下载、打印、购买的教材、讲义和习题,称重有三四十斤!直到考试前,也很少有人能全部看完。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由财政部考委会组织领导,经考试合格后颁发《注册会计师证》,可以从事审计、统计、经济等专业工作,这可以说是财会领域的"天下第一证"。
据说法考的备考时间需要800小时以上,而注会的备考时间要达到1000小时+!
为什么注会目前第一难考?
1.科目多,书厚 考试分专业阶段六门考试,综合阶段一门考试。一共七门。如果你只看课本是万万不行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辅导书。 2.考试周期长 注会考试科目分为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门,要求在五年内全部考过,如果有一科第五年没过,第一年通过的那科就要作废。 3.书本难啃,试卷就是为难你的 书本的难啃程度属于偏难的,纵观全书,难的、不难的章节都是重点章节。 总结一下就是:全书都是重点。 别以为高考没上榜就轻松了!虽然高考没进“最难TOP5”,但想冲进985/211,竞争可比你想象的更残酷。 从相关数据来看,各省的985录取率仅有1%-5%,而211录取率在3%-16%之间,各地的录取率存在显著的差距。 每年高考千万考生拼的不仅是分数,更是全省排名,排名高一点,志愿选择权就多一大截。最后两个月,提分的关键期到了,同学们要稳住心态,抓牢基础!拼一把,别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