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2020广州一模理综:没见过的创新题型,难倒你了吗?

2020-04-30 20:57 碉堡高中 评论

本文大纲

Part 1:物理快评

Part 2 : 化学快评

Part 3 : 生物快评


Part 1:物理快评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物理专家团队认为:本次广州市一模的考题设置,以新课标中“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整体难度适中,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23题电路实验,看似一个创新型实验,但其本质是将“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测量”两个基本实验结合在一起;


同时,相比起过往的考试,本次考试对考生的数学能力有更明显的要求,如19题,考查到磁感应强度的叠加以及立体几何的结合;此外,部分试题背景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如25题,研究无人机在加速与起飞过程的受力状态,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一、试卷全景图

1.1试卷模块占比

与2019年全国I卷对比发现,今年的“广州一模”考点分值分布有了明显变化,功能关系的分值占比显著下降,而直线运动和牛顿定律的分值显著提升,其余部分分值略有变化,但差异不大。


二、试题题型特点


01

选择题

选择题考查内容贴合课本,注重基础,较为常规,但对考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要求。题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让我们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内容。同时要求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兼顾耐心和细心,运用排除法来减少计算压力,是解答此次选择题的好办法如果可以记得平时学习中的二级结论,也可以大大节约计算时间


02

实验题

22题:考查胡克定律,属于基础实验题,整体难度偏低,只需注意图像中的坐标轴含义与单位转换即可。

23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阻,属于电学创新实验,但整体难度适中。


03

解答题

两个大题计算量不大,且考点较少,但是情景分析较难,并且需要额外数学知识。比如:

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需要利用几何关系,还要考虑到圆周装置的多解性。

25题:第(1)问考查基本功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第(2)问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函数解析式进行分析;第(3)问则需要解读a-s图,借鉴了2019年高考的21题。


04

选做题

33题:第(1)问主要考查了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误差分析,难度不大;

第(2)问考查了气体实验定律应用中的水银柱类题型,涉及两部分封闭气体。抓住左侧管内封闭气柱长度变化与压强变化的联系,即可列式求解。


34题:第(1)问主要考查了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明条纹间距的表达式,难度不大,但计算略微繁琐;

第(2)问主要考查了简谐横波的波形图分析和波的叠加。要注意将“质点达到正向最大位移”转化为两个波同时在此处达到波峰。      


三、给考生的建议

01

高三考生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复习中,一定要重视 “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下功夫去训练基础题、中等题,保证准确度。特别是实验题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误差来源的本质原因。同时,还要继续进行高频考点的知识点的理解和二级结论的背诵应用。另外,本次考试是计算量偏大,结合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这提醒了我们,要及时强化自己的数学能力在物理中的应用


02

高一高二生

高二学生: 高二一整年学习节奏快且内容多。因此大部分同学对电磁场、交变电流、变压器、动量和热学等内容都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在疫情作用下,这个负面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正式进入高三之前,建议各位重新整理过往的知识笔记,可以尝试记忆更多的二级结论,以减轻考试现场的推导压力。


高一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对受力分析、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这几个知识点,因为它们依旧是高考题的常客。除了考查学科知识的应用,还需配合具体的情景加以理解,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多从课本的情景入手,加强对物理模型的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Part 2:化学快评

作为疫情期间高三复课后的“第一战”,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化学团队认为本次的广州一模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全国1卷的影子,如整体试卷的结构、题型及上涉及到的高频知识点。但整体难度比2019年高考略低。同时试卷中出现了许多创新点,比如新名词、新形式、新信息层出不穷。如选择题第13题,将抽象的工业流程具象化、工业流程中的“置换率“、反应原理中的“选择性”、有机合成中的“克莱森(Claisen)重排”……攻克这些创新点,也是学生拿高分的关键。

总体来说,作为一模试卷,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现阶段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今年高考做出初步预估。


一、试卷整体分析

1. 试卷各板块占比


2. 2020一模试卷考点分析——选择填空考点分布

从各板块分析可得,分数占比和试卷结构与去年高考基本一致。在题目设置上注重双基,考题形式与2019年全国I卷大体一致,贴合高考,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特点分析

01

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例如选择题第7题,通过古文形式对古代科技成果的特点分析,考查瓷器、造纸、黑火药和指南针的化学本质,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展示了中华文明,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02

凸显化学学科的重要应用价值


联系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设置问题更加凸显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试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第11、13、35题题,均与“锂“有关,切合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锂电池”有关的热点科学技术成就。

第11题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驱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为载体,考查电解池的基本原理。但信息较往年隐晦,需要结合题干“提取金属锂“与图中的微粒移动方向进行电极的判断,对学生整合信息能力要求有所提升。


第13题以可再生能源风能驱动工工业生产流程—一种基于锂元素的电化学过程来合成氨,综合考查了能量的转换,形式较为新颖,把抽象的工业流程具体化,把流程路线形象化。起点高,落点低,选项中主要考查氧化还原的电子转移、反应方程式书写。

两道题均体现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03

常规题型稳中有变, 新名词新概念频出


第10题元素推断,回归该类题型的常见考查形式,只要细心推导,小心求证,问题不大。,

第12题,与2019年全国1卷类似,以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pH-V),该类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区分度高,更需要夯实基础,同时C选项对学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第26题实验题,形式与2019年高考相似,均以制备流程呈现,最后考查利用“反滴定“进行滴定计算,同时考查误差分析。


第27题工业流程,出现了“置换率”的新名词,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公式解释,并结合图像进行计算。

第28题反应原理,相对2019年难度略有降低,整体考查较常规,多为学生平时训练有素的转化率、Kp的计算等。其中,亮点为新名词“选择性”,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选做题:

第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与往年相似,难度比2019年全国1卷略低,对基础要求较高。

第36题(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题型与往年基本一致,考点与2019年全国1卷相似度较高、难度持平。其中第(6)问的合成路线中,需结合流程和已知的陌生信息,其中涉及了 “克莱森(Claisen)重排”,对学生处理及应用陌生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


整体来说结构题拿分快,但冲刺满分有挑战;有机题推导花费时间多,但冲刺满分的几率更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择优选择。


三、给考生的建议

01

高三考生

1、注重知识的积累,绝大多数考点都是平时能接触到的,注重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注重知识的迁移,基础知识会用非课本内容进行包装,锻炼好信息读取能力与整合能力,才能在考试中无往不利。

3、调整考试心态,注意做题的顺序,我们应该从简单的题目下手,比如选修五的有机综合,然后再去啃那些难啃的骨头,尽可能把该拿的分拿到手,所以考试中要放平心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考试。

4、疫情复课后注意调整学习状态,结合自己与学校的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复习。可多分析各地的真题与模拟卷,熟悉各种题型的考法、提升自己的答题技巧与速度。


02

高一高二生

1、通过平时的考试与检测,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点并进行重点突破

2、规划自己的答题时间,提高答题速度,多进行限时训练;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调整好自己的考试心态;

3、分析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别,不断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实验题中实验方法(鉴别、检验、沉淀洗涤等)的描述是否完整;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单位等。

4、对高中化学教材上经典的模型认知及证据推理上要多下功夫,尤其是工业模型和实验流程。


Part 3:生物快评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生物团队认为:2020年广州市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整体难度适中。试题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多维度去着重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来说,本次测试能较真实反映学生知识储备,学科能力等多方面情况,也为高三学生后续复习指明方向


一、试卷整体分析

1.1试卷模块占比

从各板块分析可得,与2019年高考模块相比,本次广州市一模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胞的增殖、人类遗传病等知识点的考查,各大模块占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在题目设置上侧重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总体上契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


二、试题特点分析


01

选择题


选择题部分仍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1-4题涉及知识点范围较广,涵盖必修一到必修三的相关内容,但考查的大部分是识记内容,只要一轮复习时认真对待,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相信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高。


第5题题干给到一个真实的实验场景,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像这类题干信息多且复杂的题目,学生必须稳住心态,认真读题,找到关键信息,相信问题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第6题考查了遗传图谱,需要学生根据图谱已知信息合理推测遗传类型和遗传概率,这类型的题目难度适中,但要求学生从题干获取信息,找到合适方法解题,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练习,积累方法和总结规律,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又快又准。


02

非选择题


这次的非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光合呼吸、动物生理、生态系统、遗传规律,这四大考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所以学生在后半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多重视这四部分相关内容。

这次非选择题的考查主要参照了高考的出题模式,重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对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部分小问是直接考查课本原话,例如29题第(1)问、30题第(1)问、31题第(3)等,这就提示考生后半阶段的学习,一定要回归课本!!!


在非选择题 “原因”“意义”“依据”这些词语成了高频词汇,这类语言表达的题目体现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考查,这就提示学生后半阶段的学习,要逐步发展科学思维,不要只是一味的记忆,要尝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去探讨、阐述现象和规律

至于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一直都是高考的热门考查模块,而这次也不例外,在30题第(3)问中就要求考生根据实验目的去设置实验组,所以考生后半阶段也需要加强训练实验探究类的题目,要在练习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增加自己实验设计和结果交流和讨论的能力。


03

选做题

37题:选修一仍然考查了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内容,总体上难度适中,在第(3)问考查了实验探究,要求考生根据实验方案和结论推测实验结果,这也是实验探究中常见考法,而在第(4)问中考查了透析这一方法,即使学生对这个方法了解不多,但是题干也给与相应提示,结合必修学过的半透膜内容,和题干信息,还是能推测出答案。


38题:选修三部分则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考查相对基础,但是也不乏对原因和结果分析的题目,也就提示考生在记忆相关生物科技技术的方法和要求的同时,不要忽略相关原理和原因,对相关科技技术理解透彻。


三、给考生的建议

01

高三考生

1、注重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本次广州市一模中依然重点考察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非选择题中频繁出现“原因”、“依据”、“意义”这一类的设问方式。因此建议实验能力相对薄弱的考生可以按照不同模块进行针对性练习,总结出常用的答题模板。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准确使用专业的学科术语回答问题


2、注重知识网络的全面性,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本次广州市一模考查的内容较为细致,容易暴露出考生备考不全面的问题。考生可根据本次阶段测暴露出的知识缺漏进行针对性强化,通过回归课本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要留意课本旁栏、习题、拓展、章末总结等部分中的内容。


3、认真阅读题目情境,利用上下文准确定位踩分点

本次广州市一模中大多数题目都选取了具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考查的情境,这反映了高考中“运用生物学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要求。面对这类问题,同学们先要做到沉着应对,认真阅读圈画出题干中有价值的信息,再结合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往往就能够迎刃而解


02

高一高二生

1、注重夯实基础,认真研读课本,及时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在清晰概念,正确理解本质之后,也要尝试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训练自己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可适当进行实验设计相关的专题练习。

3、多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GKZTC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