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转专业究竟难不难?390所高校转专业数据

2024-03-12 11:32 博雅数据库 评论

关于转专业,先澄清两个概念: 

  • 为什么不用“申请转专业人数”为分母。

  • “转专业人数占全校本科生比例”为什么要×4?有两次转专业机会的高校,能不能也乘以4?


一、为什么不以“申请转专业人数”为分母

如,某高校:230人申请转专业,223人转专业成功,所谓“转成率”高达97%!

实际情况却是:成功转专业同学不多,仅占全校本科生比例1.1%。

图片

调查显示,大约1/3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想转专业。按这个测算,每个年级想转专业的同学约为33%。

但,如果学校设置了“转入”的高门槛,会让有意愿的同学知难而退,导致“申请转专业”人数大幅降低。

转入设置的常见几个限制有:

  • 如,绩点要求。如不低于3.0可申请转专业,或绩点应>3.5,或成绩排名前30%,等等。

  • 转出“零门槛”,转入有人数限制。转入人数不超过本年级专业人数20%。如,计算机专业现有100人,转入名额不超过20人。

  • 如,曾有某校数学专业,申请转入需有两名教授联名推荐。

  • 如,某校经济学,除了有名额限制,同时要考试:高等数学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所以,上面某校宣传的所谓97%的“转成率”只是一种数字游戏。


二、为什么要转换计算“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本科生比例”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统一口径是,转专业人数占全校本科生比例。这个口径杜绝了一切漏洞,很高明!

所以,我们也采纳全国统一的《报告》口径,并转化为占年级本科生比例。

全校人数≈年级人数的4倍,

“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本科生比例” ≈ “转专业人数占全校本科生比例”×4。


  • 有的学校,只可以在大一末转一次。这个公式没问题。

  • 有的高校,可以在大一、大二两次转专业。仍然可以用上面的公式,乘以4计算。

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质量报告》,有两次机会转专业。

2022-2023 学年,学校组织了 2 次转专业工作,

  • 其中2021级 123 人次申请,99 人转成功,转成率 80.49%,

  • 2022 级 1233 人次申 请,577 人转成功,转成率 46.80%。

共计676人转成功。676人占全校人数比例3.55%。

2022级在2023年转专业577人,到了2024年大二还可以转一次,毛估估大二预计可转99人。

  • 估算2022级两年成功转专业合计≈676,占全校比例3.55%,

  • 乘以4,“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本科生比例”为14.2%。

这个比例,其实已经较高了。

 

数据源自高校《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转专业学生,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

  • 表格中“转专业占年级比例”=转专业占全校本科生比例×4。

  • 部分高校未列表,因其《报告》没有披露转专业。

  • 部分高校没有在《报告》中披露,但教务处网站有公示。如👉同济大学,如👉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本文也未列表。


名单如下:

图片

上表,为转专业比例最高的11所高校,占全部本科生比例>3.95%,占年级本科生比例>15%。

我们充分相信学校《报告》数据的准确性,但经深入研究发现,其中部分高校实际转专业人数并没有那么多,比例也没有那么高,可能是把专业大类分流同学算进去了。

如,👉江西师范大学,转专业人数1694 名,其中可能包含了专业大类分流同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转专业人数458名,但教务处公示2023年转专业名单两批共179人。

👉华南理工大学,转专业学生1077名,但教务处2023年转专业公示名单共6批不超过500人。

👉丽水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同样如此。

其余4所高校公示不全,无法确定。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转专业66人,可能是准的,因为有同学2020年在知乎留言“转成功48人”。

只有👉信阳学院1所可以确认,2022级转专业同学真的有那么多,公示名单1082人。但明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能没这么多了,因为2023级转专业公示626人,明显减少了。

图片

注:其中,👉安徽财经大学,最早版《报告》中“转专业1464人”,新版《报告》“转专业362 名,占所在年级人数 11.9%。”占全部本科生比例,分母按本科生17291人计算。

👉陕西师范大学,《报告》“中2022 级转专业学生 326 名,占 2022 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 例为 6.71%”,此处比例分母为2022级本科生,故反推→占全部本科生比例1.68%,考虑该校有公费师范生,故此处没用全部本科生计算。

图片

总结:

转专业,难不难?

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高校有点难,只有小部分高校不难。

本文统计392所高校,

  • 转专业人数占全部本科生比例超过3.75%、占年级比例超过15%的高校有11所。但其中,只有1所信阳学院能确认真的这么高;其中6所,并没有这么高,可能包含了大类分流的同学。其他4所,看不到转专业公示,无法确认。

  • 如果不含上面的11所,382所高校中,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比例超过10%的高校仅26所,

  • 其余九成的高校,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比例低于10%。


  • 382所高校转专业的中位数(平均数):转专业人数占全部比例1.1%。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比例4.5%。


虽然说转专业有点难,但还是有一股清流的。

如,985高校中,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山东大学,还有👉西安交通大学,转专业比例较高,

211高校中,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等,转专业比例较高。

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为例,转专业比例占年级比超过10%。假设33%的同学是想转专业的,这意味着:这部分想转的同学中转成率超过30%。


双一流高校转专业情况如下:

图片

高考直通车

普本高校中也有好学校。如信阳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铜陵学院等。

按知名度、投档分排序如下:

图片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