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专业优先成为主流策略,所以填志愿时“服从调剂”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今年,有一些高校明确承诺:填满六个专业不调剂!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这些高校体贴学生,能够做出这种承诺就是一种进步!明显前进了一大步!
“满6不调剂”必然会提升上述高校的专业组投档分,强烈支持这个提升投档分的方法,承诺的高校越多越好~
承诺“满6不调剂”的可能不止这些高校,欢迎评论区补充。
注:以上转自网络,具体情况根据学校公告、政策为准!
部分新高考地区如,浙江、山东、河北、辽宁、重庆、贵州等省市,
志愿填报采取👉“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模式模式。
投档直达专业,由考试院负责,省掉了高校的专业录取环节。
一步到位,投档即录取,没有调剂,没有退档(除非学科、身体不符合)。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其他省市的高考,高校都存在“服从调剂”。
专业优先大趋势之下,填志愿要不要“服从调剂”?很多读者留言问这个。
注:正式投档前,考试院会进行三次模拟投档,不断调节好招生计划,到第三次模拟投档时,基本上已经产生了实际的投档分。
🚩当他的考分,大于等于某高校(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时,会被投档。网上的“A、B、C…”,“车站买票”等解释,有点复杂~因为事先经过了3次模拟投档,实际的投档分已经生成。小王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投档分、位次,低于北大、复旦投档分。● 假设,小王第1志愿北大,第2志愿复旦,第3志愿南大,第4志愿是苏州大学。顺移检索→第3志愿南大,符合分数,投档给被南京大学,成功投档!● 假设,小王第1志愿是北京大学,第2志愿苏州大学,第3志愿复旦,第4志愿南大。顺移检索→第2苏州大学,分数符合要求,被苏州大学提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如果考生档案投到某院校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总结:一个批次只会给考生投档一次,一旦提档,后面的志愿已经失效。投档后就是高校负责的环节:专业录取,此时会产生专业录取分。专业录取过程,按顺序检索录取。因为你的分数≥高校投档分,所以被投档。但这时有两种情况:🚩如果你的分数,超过填报的专业投档分,会被某专业录取,高校完成录取。🚩如果你的分数,低于填报的6个专业投档分,不会被6个专业录取。- 如果你勾选了“服从调剂”,则会被调剂到高校(院校专业组)内其他专业。高校完成录取。
- 如果你没有勾选“服从调剂”,高校无法完成录取工作,则会被退档。
退档不是退到下个志愿,而是被退到下个批次, - 考试院对考生负责,其中一般会有征集志愿。如果征集志愿仍然不成功,老高考地区是一本退到二本批次,新高考地区是本科批退到专科批。
③考生所报考的学校的全部专业志愿都已经录满,考生虽然服从专业调剂,但由于服从调剂者过多,相对低分者被退档。备注:第③种情况很少发生。考生“服从调剂”,但高校提档后退档,这是对考生极不负责任的,地方考试院也不会同意高校把档退回去,会让学校增加招生计划。目前,有多所高校承诺:只要考生服从调剂,提档后不退档。如,考生分数超过南京大学的投档分,被南大提档。但,假如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如,南大计算机专业)的分数要求,考生又不服从调剂的话,就会被退档,无法参与后面的志愿学校投档,落入下一个批次。
考生在填写“不服从调剂”时,一定要谨慎、深思熟虑。退档后,只能参加同批次的补录征集,你可以填补录征集志愿,如果不填或者填的不合适又没被录取,那就掉到下一个批次了。即,一个批次只会给考生投档一次,一旦提档,后面的志愿已经失效。如果第一志愿被退档,不会退到同批的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而是直接掉到下个批次。而滑档,发生在上一个环节,即由考试院负责的:投档环节。发生滑档的原因是:考生分数不高,但所填报志愿高校的投档分较高。即,系统检索过程中,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省招办/考试院无法投档。如,2023年江苏理科,本科线为448分,但448分、449分仅1个专业组成交,所以有部分同学虽然达到了本科线,但没有本科可上,这就是滑档。滑档和退档的后果是一样的。滑档后,只能参加同批次的补录征集,如果征集志愿也不成功,那就只能参加下一个批次了。为避免滑档,应合理设置好院校志愿梯度,在“冲一冲”“稳一稳”之后,一定要留好保底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