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考生在后台咨询:如果今年被录取了,但不是自己的理想院校,可以申请退档参加下一批次录取吗?被录取后可以不去报到吗?会有什么后果呢?

答:不可以。按规定,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你已被大学录取,就不可再参加后续录取(以广西为例)。
在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百问百答中,也明确说明:考生要用于承担志愿填报结果。
高 考 直 通 车

对录取结果不满意,可以不去报到吗?往年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复读,不去报到,会有什么后果呢?
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被正式录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档。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报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学校录取。大学开学后,若考生逾期未报到,相当于自动放弃,学校将对考生作自动退学处理。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此前,部分省市发布官方信息称,部分公办高中不再招收复读生,因此想要复读的考生可选学校变少了。
1.气候问题:比如觉得南方夏天热、冬天不供暖;北方冬天天寒地冻,温度太低,不能适应;
2.学费情况:比如没提前了解清楚专业的收费标准,如选了民办院校,被录取后才发现学费太高;
3.离家远近:比如部分考生不想去离家乡比较远的城市读书;
4.校区:比如录取后发现不是在主校区就读,可以是在偏僻的郊区;
5.随意填报:比如报志愿时,没太上心,有的并不是真心想去也填;
6.别人做主:比如是家长做主报的志愿,孩子不愿意,或是学长学姐支的招,被录取后本人反悔了;
7.服从调剂:为提高被录取概率,勾选了服从调剂,但被录取的专业实在是个人不感兴趣的专业;
8.学校没分清:部分学校的校名相似度极高,考生一旦粗心,就可能会选错;
9.专业因素:没有深入了解大学的各个专业,盲目跟风报考热门专业或者随意选专业,详细了解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