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
学校始建于 1946 年,1960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 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大学之一,1995 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 工程”审批,2001 年被列入“985 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 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0 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 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 个(覆盖 17 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5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 个。18 个学科(领域)的 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 1%,其中 2 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 1‰。
![图片]()
![图片]()
近期,学校发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吉林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共 17472 人,男女性别比 1.04:1。
- 其中,本科毕业生 10109 人,吉林生源21.2%。
其中,未就业毕业生以拟深造为主,本科生不就业拟升学1524人。
①硕士毕业生共计 6141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6.83%,毕业生以协议和合同就业为主,其次为升学。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 70.67%,升学率为 11.42%(含国内升学占比 10.54%和出国、出境深造占比 0.88%)。②博士毕业生共计 946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6.47%,毕业生以协议和合同就业为主,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 82.45%。
其中,不就业拟深造明显增加,拟深造比例高达15%。客观上,疫情影响了就业,但还是要建议同学们从大二、大三开始,就要进行职业规划,千万不要等到毕业后才“拟考研”“拟考公”……2021 届毕业生国内升学 4742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4095 人,硕士毕业生 647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出境率为 4.53%,硕士毕业生出国、出境率为 0.88%,博士毕业生出国、出境率为 1.37%。主要留学国家(地区)包括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等 20 个国家(地区)。329 名毕业生到世界排名前 100 的院校深造,占出国、出境毕业生总人数的 62.67%。留学院校主要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根据吉林大学教务处公示: 2021届推免名单:1911人。 其中包含2+3辅导员10人,创新102人,支教团13人,直博222人。注:2021届公示名单1911人,其中不含长学制。故考研率中可能包含1%~2%的长学制同学。2020届名单包含长学制。故考研率准确,但保研率中包含部分长学制。2019届是否包含长学制?未知。因无法知道长学制人数,故只根据公示名单整理,3届未严格区分。
- 保研国科大135人。实际升学国科大122人,可能是报告将部分中科院研究所单独统计。
注:去国企、民企比例较上届下降,去机关、医卫、高校、事业比例均升。
2021 年,吉林大学有 2791 名毕业生选择在吉林省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 30.49%。其中,专科毕业生 124 人,本科毕业生 1060 人,硕士毕业生 1310 人,博士毕业生 297 人。主要就业行业为制造业(19.02%),教育(11.89%),卫生和社会工作(10.1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31%),金融业(6.49%)。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国第一汽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等。毕业生专业以汽车类、机械类、医学类、管理类(含会计)、电子电气类、计算机类专业为主。
共有 582 名毕业生签约 26 个省区市的定向选调生项目。吸纳人数较多的省市为黑龙江省、吉林省、长春市、广西省、四川省。签约人数较多的学院为法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行政学院。在达成签约的毕业生中,共有 1916 人签约世界 500 强用人单位,占比 24.97%。
本文来源高考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