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不够高,还有机会读本科吗?答案是有的,关注这两点非常重要:①2024年新增在广东招生的高校(关注度和熟悉度有限,存在“爆冷”可能);②协同培养(能让考生以低于本科院校传统专业的分数被录取,最终拿到本科毕业证)。
本文,我们汇总了今年在广东新招生院校名单、协同培养全部招生计划,一起来看👇
2024年新增在广东招生的学校
据统计,今年全国新增79所高校在广东招生,包含25所本科、54所专科,共招2095人。
其中,包含广东3所——①深圳理工大学,招120人,是25所本科中除新疆和田学院外招生最多的;②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43人;③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招300人,是全部79校中招生计划数最多的。
全部79所新增高校名单及招生人数如下:

协同培养全部招生计划
1
整体招生情况
今年,全省“协同培养”共招12655人,较2023年的11825人,扩招了830人,扩幅约7%。
类别 | 年份 | 4+0 | 2+2 | 三二分段 | 总计 |
普通类 (物理) | 2023年 | 380 | 200 | 6346 | 6926 |
2024年 | 345 | 180 | 6830 | 7355 | |
变化 | 缩35 | 缩20 | 扩484 | 扩429 | |
普通类 (历史) | 2023年 | 120 | 20 | 3519 | 3659 |
2024年 | 25 | 0 | 3705 | 3730 | |
变化 | 缩95 | 缩20 | 扩186 | 扩71 | |
艺体类 | 2023年 | 0 | 0 | 1240 | 1240 |
2024年 | 20 | 0 | 1550 | 1570 | |
变化 | 扩20 | 0 | 扩310 | 扩330 |
2
本科批次:4+0/2+2
◆ 政策介绍
“4+0”、“2+2”都属于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由广东本科院校在夏季高考本科批次录取。被录取的考生单独编班,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非“协同培养”学生也不得转入协同培养试点专业实验班学习。
已在春季被专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夏季高考依旧可以填报4+0、2+2专业。
这两类专业由于都需要在专科院校学习,因此相较于本科高校的其他传统专业,整体报考热度偏低,分数自然也更低。对于分数过了本科线但又不够高的同学来说,不失为一个拿到公办本科文凭的不错机会。
◆ 2024年招生计划(均为公办)
“4+0”:共4所本科招390人,其中,普通类(历史)仅韩山师范学院1校招生,计划数25人。普通类(物理)3校招345人,韶关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各招140人,计划数最多的专业是韶关学院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车辆工程,招50人。音乐类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1校招生,计划数20人。
“2+2”:仅3所本科招生180人,都在普通类(物理),计划数最多的是岭南师范学院,2个专业共招80人。
◆ 2023年投档情况
3
专科批次:三二分段
◆ 政策介绍
属于五年制协同育人项目,由广东专科院校在专科批次招生。被录取的考生单独编班,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非“协同培养”学生也不得转入协同培养试点专业实验班学习。
被录取的考生先在专科院校学习3年,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在专科毕业当年参加转段考核,考核成功则录取到对口本科院校再学习2年,获得本科学位和毕业证书。
在往年,热门本科和专科的三二分段专业特别抢手,如去年三二分段普通类(物理)和普通类(历史)投档难度排名前4的,均是与华师的协同培养专业。而冷门组合则出现过补录的情况。
注意:①已在春季高考中被专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夏季高考时就不能再填报三二分段专业;②三二分段并不等同于直接保送本科,考生如果转段考核没通过,则无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只能拿专科毕业证书。
◆ 2024年招生计划
普通类(物理):55校共招6830人,计划数最多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招620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438人),均是与民办本科协同培养。
公办专科+公办本科的组合共招2600人,其中计划数最多的是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招275人,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韶关学院3所本科合作;其次是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共招220人,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嘉应学院等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只有1个与华师合作的协同培养专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协同培养专业从去年的4个减至1个(与仲恺合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则在今年退出三二分段招生。
普通类(历史):49校共招3705人,其中计划数最多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招430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招250人)也都是与民办本科协同培养。
公办专科+公办本科的组合共招1065人,其中计划数最多的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全部190个计划中有130个是与公办本科合作;其次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共招95人,与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深职大在历史类的协同培养专业由去年的2个减至1个,广轻、番职则在今年退出历史类协同培养招生。
艺体类:共1550人,其中体育类3校招440人;舞蹈类2校招60人;音乐类3校招140人;美术类13校招910人。
◆ 2023年投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