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数学试卷

2021-06-08 19:29 上海招考热线网站 评论


语文试卷



立足中国现实 回应时代需求 实现育人价值
6月7日上午,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简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试题突出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立足中国现实,积极面向新时代,有效落实“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导向功能。
一、立德树人,彰显时代精神
试卷选文和相关材料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有利于促进考生的思想发展和精神成长,树立正确价值观。现代文一《合作之谜》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合作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关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促进考生回应时代关切,践行合作理念,加入和谐社会的构建。
“积累应用”题中有筹建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回应建党百年的时代主题。开卷第一句选自《孟子》,让考生记住贤者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文言文一塑造了方正耿直的吴仅这一人物形象,文言文二强调书楼的积极教化作用,这些都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考生的精神打好底色。
试卷体现了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将思想熏陶和文化浸染贯穿其中,彰显了新时代的精神和价值。
二、综合评价,聚焦核心素养
试卷在情境的创设上颇有新意,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落实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注重多样化情境的创设,有的指向社会生活,有的涉及学科认知,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现代文一请考生运用文本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信息性阅读的基本功能。现代文二请考生为学校文学社公众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将高考与学习生活关联起来,题干具体明确地交代微写作的目的、读者对象、写作成果形式等,考查与人交流的写作能力。
试题注重综合性,指向高阶思维品质考查。如就事例如何证明相关理论做出分析的试题,涉及文本中材料、观点以及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等,考查了梳理整合、还原辨析等复杂、深入的思维过程;文言文一比较传主的不同说话方式和语气,考生要调动相关言语经验储备,发现表达规则及特点。
试题注重开放性,考查创新能力。有的试题直接给出不同作答的角度,有的试题尊重考生作答的多样性,重视考生的独特发现,落实语文课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
三、稳妥推进,引领教学改革
试卷基于课标,贴近教学实际,注重理解分析与综合运用的结合,对教学具有引领作用。
试卷体现了“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如论述性作品的试题中,往年比较注重论证思路的考查,今年的提问角度发生了改变,引导考生关注文本结构的内在逻辑,避免套路化答题,引导教学摆脱程式化。又如文学性作品,对话现实,意义深远。试题中所选文本纵横古今,格局宏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作题平易而深沉,引导考生对事物的价值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体现了思辨性和时代性。

试卷立足现实、关注未来。很大气,有格局和境界;接地气,体现教考衔接;有生气,“双新”引领教育新气象。





作文题目



平易思辨深沉 落实价值引领
6月7日上午,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简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公布了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平易而深沉,体现了思辨性和时代性。
本次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和“人们认识”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写作空间。从具体的写作内容来看,考生可以就“价值”的内涵,谈人们需要经过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考察,才能准确而深入地认识事物的价值。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沉淀,即在认识过程中的反复自省、修正、补充、完整,需要对思维方法的考察,才能获得对事物价值的真理性的认知。考生也可以从生命成长的角度,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的提升而趋向成熟,从而更客观、更科学地认识事物,发现原本可能发现不了的价值。
“有人说”“才能”和“不尽如此”则为考生提供了多元的思辨空间。考生可以从认识方式的多样性谈,如天赋高者通过对事物的洞察,凭直觉就能发现事物的价值;可以从人类认知的特点谈,如有些事物的价值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可能始终得不到真理性的认知;也可以从影响认识的因素谈,如环境的复杂可能让事物的价值在较为长久的岁月中难以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等等。

本写作题引导考生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引领考生的认识从浅表走向深入,从孤立走向联系,从简单的肯定到不断的省察,逐步走向成熟、理性,是对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中关注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的积极回应。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引导考生观察社会现实,关注时代需求,体现了新时代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数学试卷



语言简约精准 突出思维考查 彰显育人价值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数学科目考试于6月7日下午顺利结束。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立足基础知识,凸显数学特点,重视核心素养,关注社会发展,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结构保持稳定、凸显数学特点
试卷延续了上海高考数学科目的总体风格。题量、题型、结构保持稳定,考查内容覆盖了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数与运算等五大板块的主干知识。试题表述简洁、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简约、精确、严谨的特点。试卷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心理感受,同时层次分明,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立足基础知识、考查学科能力
试卷立足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通性通法,还要具有较好的数学直觉,领悟数学的精髓。例如,填空题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数列和的最小值问题,选择题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不等式问题等,如果考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就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求解的路径,并得到正确的答案。
试卷重视对常用思想方法的考查。例如,填空题中的数列求和问题、线性规划问题、抛物线问题,选择题中的参数方程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答题中的应用题,就考查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估算等思想方法。同时,解答题中的解三角形问题、应用题和解析几何题,对考生运算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重视核心素养、突出学习能力
试卷中多道试题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同时,尤其突出对数学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压轴题通过引入一个与函数有关的新概念,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定义的基础上,能够从数和形的角度对定义有本质的理解,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用定义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答,用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推理过程。不仅考查考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还考查了考生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

试卷选择上海建设发展中的现实素材,编制了情境新颖的应用问题,引导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思维认识世界。例如,以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十届花博会为情境,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考查考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又如,以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为背景,设计了一道数学建模的应用题,通过建模、解模、释模,既让考生关注上海“十四五”发展规划,又考查了考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