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7天,高三生最该做这10件事!

2023-05-21 14:01 高考直通车综合、网络 评论

最后17天,什么都想抓,又害怕什么都抓不住。有没有哪些事是必做不可的?跟着小车一起来看👇


作息规律



经过长时间紧张复习后,很多学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再次对步履沉重的学生们加压,很可能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所以建议开始养成晚上11点左右就开始入睡的习惯,早上6点起床。也不能睡的太多,睡太多反而更加劳累,导致一整天没有精神。


并且中午也要休息30到40分钟,以契合高考时的作息习惯,保证考试时的精神饱满。


适当运动



课间休息和体育课时可以踢踢足球、在操场上慢跑一下,做些有氧运动,呼吸下新鲜空气,做到张弛有度。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并且换换思维,更有利于晚上的睡眠质量。


运动最好在早上吃饭前,或者晚饭一小时后,运动到微微出汗就好,这样有利于体内激素的分泌,但是注意不要剧烈运动,会引起身体不适。


饮食清淡



调整自己的饮食,早、中、晚三餐一定要吃,不吃太油腻的食物。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吃辛辣、偏热、偏冷性的食物。日常要多喝开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高考当天的饮食也尽量与平时保持一致,考生就不会在食物上浪费太多的注意力。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准备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考生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记忆力、分析力。


不要因为快考试就给孩子准备大鱼大肉,这样虽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但却给肠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保证健康



部分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考生应避免频繁外出活动,出行适当的加衣,不要着凉感冒,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首要的。


另外,在公共场合还是应该戴好口罩,避免感染。


不要被模考成绩影响心情


一模、二模、三模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它决定不了你的高考成绩。模考的本质目的是帮助查漏补缺,让你发现自己知识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


因此,与其被情绪控制,不如好好分析原因,做出改变。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是在给你机会在高考前补上这个知识点。


抓住高频考点,选对复习顺序


比如说你现在在英语130,数学50分,那很明显,重点复习数学才是上策。在复习某一科目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水平,抓住重点复习,不必执着于一些较偏较难的知识点,别老是想着万一考了怎么办,别拿400分的实力操着600分的心。


做好细节,更上一层楼



任课老师会经常告诉同学们,高考的评分标准很严格,执行严谨的按步给分,评卷现场的标语也是“扣分有理,给分有据”,高考成绩相比较我们日常的考试,有10-20分的细节分,这个细节分平时考试都会被扣掉,但是我们考前稍作注意,稍加练习就可能避免扣分。


尤其数学和理综,有些同学爱跳跃思维,省略步骤,或者语言表述不准确,未知量指代不清,解题逻辑不严谨,这些答题毛病,在高考前都可以更改。方法很简单,在平时刷卷子和考试时,刻意去练习,培养自己的规范化答题


解答题中的逻辑和单步结论,要注意标清①、②、③等等,综合结论则可以标注由①、②、③得:........,通过这样的练习,既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也规范了答题格式,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该给的分数一分不少,你的整个卷面潜在分值就会提升。


加强错题联系



错题是一张卷子上的思维方式、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及审题能力漏洞的集中表现,不管哪个层次的同学都应该重视错题


在完成繁忙的学习任务同时,每天应该抽出来一定的时间,重新把以往卷子上同类型的错题当做新题重新去做。有必要的话,把你认为针对性很强的错题,放在高考前10天再练一遍。知识点和方法论就那么多,不论题型千变万化,利用错题把你的漏洞及时堵上,高考时才会有更出色的发挥。


保持适度压力


过低的压力与过高的压力水平对最后一个月的学习都没有正面的帮助。同学们只要保持适度的压力,其具体表现有:有信心、学习有目的性、意志力坚强、内心没有激烈的冲突、不寻求逃避、精力充沛。反应在日常学习上则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坚持去做,接受成绩但不受制于成绩,积极寻求突破和改善。


远离无效社交



高考前夕,要真有心情失落难以自己调节的时候,可以找自己熟悉的老师、朋友多多沟通。


但平时没有情绪问题时,要多把时间花在复习上,做一个莫得感情的做题机器,提高成绩,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是你唯一的目标。


当下,高考才是你最最重要的朋友。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评论 (4)
努力加载中...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