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要科学合理选报院校和专业之外,是否同意专业调剂也需要慎重考虑。如果考生被投档到某院校,但却因为分数等原因无法达到所报专业的有关要求,此时就到了“专业调剂”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如果考生在报志愿时选择了同意专业调剂,就有机会被院校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如果考生不同意专业调剂,那么院校可以依据招生章程对考生作退档处理。
服从调剂的含义
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报院校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学校仍有其他专业尚未录满,这样服从调剂就会被其他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不能录取,则会被退档。一般情况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考生没有特殊的专业目标要求,建议同意专业调剂以增加被录取的概率。如果考生对于报考的专业具有强烈的就读意愿,并且录取不到的心仪专业,宁愿承担落榜的风险,可以考虑选择不同意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的利弊分析
如果确认服从调剂,一方面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但是大学阶段也有换专业的机会。
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专业。服从调剂者一旦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就一律作废。因此,对于、这一栏,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专业调剂并非在院校各专业之间随意进行调剂,是有一定范围的。举例来说,假设某院校在我省本科一批只招收1个专业,那么进档考生只可能被这1个专业录取,不存在向其他专业调剂的可能;假设院校招收5个专业,某进档考生把这5个专业都填报上了,也不存在调剂;假设该院校招收6个专业,某进档考生报的5个专业都没被录取,在同意专业调剂且考生没报的那个专业未录满的情况下,按照院校招生章程,该考生有可能被调剂到该专业;假设该院校招收20个专业,某进档考生报的5个专业都没被录取且同意专业调剂,按照院校招生章程,考生将在剩下15个专业中未录满的专业间进行调剂。另外,同一个院校在不同批次招生的专业之间不能互相调剂,正常收费专业和较高收费专业之间也不能互相调剂。
“被调剂的专业会不会都是非常差的专业?”这是许多考生对“服从调剂”的疑虑。其实,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得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很多考生看专业都是望名生义,很多看起来很冷的专业其实就业前景非常好。目前来看,调剂得比较多的专业分为两种:一种是计划量大的专业,还有一种就是计划量比较少的专业,这都是由于考生的心理作用形成的。比方说,计划量大了,考生会从心理上抵触,觉得这个专业不好。而计划量少了,考生又担心自己挤不进去,不敢填报。实际上,高校计划量大的专业一般都是社会急需的,而计划量少的可能本来盘子就小,分到外省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能仅仅从专业名称上判断“好”与“差”。
Gao Kao Zhi Tong Che“万一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中,能否退档再参加下一轮录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考生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这是录取规则所决定的。考生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下一轮的录取。因此,考生在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时,要慎重考虑是否能接受该校在省内招生的所有专业。即使考生被调剂到不那么喜欢的专业,入学后还可以通过转专业、辅修专业、跨专业考研等途径来达到专业理想。
最后提醒大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院校志愿要拉开梯度,专业志愿也要考虑梯度问题,报考时尽量避免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的情况。“同意”和“不同意”只有一字之差,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填之有理、报之有据,适合自己、避免遗憾。建议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风险,合理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降低录取风险,把握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