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2019广州一模语文试题评析:立足基础成关键,综合运用拉差距!

2019-03-21 23:55 卓越教育 评论

立足基础成关键,综合运用拉差距

——2019届广州市一模分析  语文科目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语文团队


考试摘要: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语文团队认为2019届广州市一模语文试卷沿用2018年高考全国I卷的命题形式与方向,整体难度在学生的预期和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阅读量较往年有所增多,作文难度略有上升,同时考生对课内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成为胜败关键。




一、试卷整体分析


(一)立足基础,体检式查找学习漏洞

实用类文本简答题考查选文的语言特色,立足点新颖,考查学生对考频较低的知识点的熟知情况;诗歌鉴赏选择题中多次出现“与已学知识对比”,既是考查基础知识,也是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题型求稳,桥梁式过渡高考氛围

延续18年高考改革的特点,试卷的选择题均以四选一的形式考查,同时语言文字运用也仍沿用了18年高考全国I卷的组合题型,另外,各小题的出题方向也大致延续2018年高考全国I卷,紧跟高考风向标。




二、试卷题型特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思辨与审美兼具

选材来源于画家潘公凯的文章,畅谈国画艺术与文人志士的追求,文学气息浓厚,从“可视之迹”、“可感之心”到“可信之道”,层层深入揭示国画之美。文笔兼具思辨性和文学性,在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培养考生对于传统艺术的审美能力。试题考点设置与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一致,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关键内容、论述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合理推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强调基础知识

2019届广州一模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依旧延续近几年高考全国I卷的选择,考查了作家翌平的一篇小说《魔笛》。全文围绕考生朗风的一次吹奏考试,结合吹奏曲目的几个章节,串起整个故事的发展,让笛声的优美跃然纸上。表面写天真的朗风,其实塑造了梁老师的艺术家形象,时代背景含蓄而典型。简答题虽然考查学生对笛声描写的分析,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程度,并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果考生能联系课内《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以及小说题常考的人物描写的手法,还是较容易找到答题的方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文本特征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语文团队认为,19届广州一模语文试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文体特征的不同,是在18年高考全国I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一题的基础上拓展而来,一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归纳、提取信息点的常考题型,可能会触及一部分考生的知识盲区。虽然不是常考知识点,但文本特征确实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点知识,这一点在卓越高中语文课堂上也有强调。话题是近些年热门的海洋生态与开发问题,引人深思。



(四)文言文阅读:生僻字虽多,不影响解题

选材来自《新唐书·张仲方传》,是一位唐朝时期兢兢业业的文臣,内容方面与往年基本一致。但理解难度略有增加,粗看过去便有大量生僻字,虽然并不影响关键句段的文意理解,但不可避免会带来给考生带来心理压力。其实文言文阅读总会有不熟悉的字或者字义,考生需要放平心态,根据语感、上下文猜测其意。高考主要考查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即便有会阻碍我们阅读的生僻字,但它不会和命题老师的考查点相合。



(五)诗歌鉴赏:课内延伸课外

选材来自考查范仲淹的《九日》,作者熟悉,题材也并不陌生:重阳登高。选择题与课内已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较,考查思想感情的异同。同时运用了李白与陶潜的典故,与高中语文课程的“知人论世”原则相契合,从课内延伸课外,考生需夯实基础,练习课内诗人的生平及特点进行分析作答。



(六)作文:家国一体共传承,海内海外同筑梦

作文命题积极响应一直倡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融合”和“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共筑中国梦”两个理念,承接2019届广州市调研考作文题考查的“留学潮”,将上次的年代感缩小,将国家几十年的变迁浓缩至一个家族的聚会,更贴近学生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考生写作时注意材料中的任务“帮助美籍华侨顾念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不要脱离命题的情境。




三、给考生的建议
本文来源高考直通车


1
高三考生

一模是对一轮复习的成果检验,也是后面复习内容的风向标。考生们应该首先建立语文基础知识体系,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表,清晰、有效并简易地记忆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同时根据一模的考试结果查漏补缺,根据薄弱环节整理出个性化的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有针对性地高效复习。



2
高一、高二生

无论是2018年全国I卷还是2019届广州一模考试,都彰显了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的基本风向,而高一高二正是在全面学习“立足课内”的部分。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语文团队认为,高一高二的学生首先应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理解古代诗文的内容等等,使高三的复习事半功倍。其次,要着重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多阅读、多思考、多总结,阅读经典文学,关心时事新闻,培养家国情怀。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