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四川、云南、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自治区将实现首考落地,为使考生、学校适应新高考方案下的考试模式,于1月3日至5日举行普通高考适应性演练。物理科适应性测试题由各省自主命制。
物理命题是“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生动体现,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考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
一、加强物理观念考查
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卷注重物理观念的考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设计情境,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做中学、用中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云南省试卷第9题、第15题考查物质观;第2、4、6、7、10、12题考查运动和相互作用观;第9、13、14题考查能量观。
二、加强科学思维考查
试卷重视科学思维的考查,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转换问题的表达方式、改变试题的设问方向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建构物理模型,开展科学推理和论证,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考查。
云南省试卷第15题电磁场考查对称思维和极值思维,通过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表述方式描述,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第7、14题考查模型思维;第1、13题考查守恒思维。
三、重视科学探究考查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试卷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做到学思结合,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云南省试卷共有四个实验题,两个选择题第3、8两题,两个填空题11、12题,分别是电学、光学和力学,加强了科学探究考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经历实验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基本实验仪器、基本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
试卷评析:
云南省自主命题的物理卷从过去的理科综合中独立出来,75分钟作答,满分100分,进一步明确了试卷的结构:
其中实验为一力一光,分值分别为6分10分,总分比2024年理综卷减少2分,但两个选择题考查了电学实验,共10分,实验分值增加。
(一)试卷试题逐题分析:
【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243=a+4、95=93+b,解得a=239, b=2. 故选B。
2.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后形成一个组合体。该组合体在距地面高约(高于近地轨道高度)的轨道上运行,其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位于地面上方高度约处,则该组合体( )
A. 运行速度大于,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 运行速度大于,运行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C. 运行速度小于,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D. 运行速度小于,运行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可知组合体的运行速度小于;组合体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可知组合体的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故选C。
3. 某学习小组在暗室中利用多用电表验证“硫化镉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的特性,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保持电阻箱R的阻值不变,则( )
【解析】A.直接测量R的电压时,电压表应该与电阻并联,选项A错误;
B.直接测量R的电流时,电流表应该与电阻串联,选项B错误;
C.正确测量R的电压时,多用电表与电阻并联,则光照强度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则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即多用电表读数变大,即多用电表示数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选项C正确;
D.正确测量R的电流时,多用电表与电阻串联,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即多用电流表示数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套圈”活动中,某同学将相同套环分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分别套中Ⅰ、Ⅱ号物品.若套环可近似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5. 司机驾驶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当司机看到标有“学校区域限速20km/h”的警示牌时,立即开始制动,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减到小于20km/h的某速度。则该匀减速阶段汽车的行驶时间和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8. 法拉第在日记中记录了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某同学用现有器材重现了其中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线圈P两端连接到灵敏电流计上,线圈Q通过开关S连接到直流电源上.将线圈Q放在线圈P的里面后,则( )
A. 开关S闭合瞬间,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B. 开关S断开瞬间,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 保持开关S闭合,迅速拔出线圈Q瞬间,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 保持开关S闭合,迅速拔出线圈Q瞬间,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9. 空间中有方向与纸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其中纸面内P、Q和R三点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三边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的边长为2 m,a、b和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 V、2 V和3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D错误。
故选BC。
12. 某实验小组在完成“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后,为提高测量精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来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卡钳将游标卡尺的游标尺竖直固定在一定高度;
②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游标卡尺尺身的外测量爪上,另一端勾住钢球上的挂绳;
③将钢球放在水平放置的电子天平上,实验中始终保持弹簧竖直且处于拉伸状态(在弹性限度内);
④初始时,调节游标卡尺使其读数为0.00,此时电子天平示数为;
⑤缓慢向下拉动尺身,改变电子天平的示数m,m每增加,拧紧游标尺紧固螺钉,读出对应的游标卡尺读数L,在表格中记录实验数据。
完成下列填空:
(1)缓慢向下拉动尺身,弹簧伸长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6号数据所对应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圆柱形金属汽缸竖直放置。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活塞可无摩擦上下移动且汽缸不漏气。初始时活塞静止,其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到活塞上,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活塞再次静止。已知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活塞厚度。求:
(二)总体分析:
(1)试题多维细目表:
(2)各模块试题分布与分值:
(3)各册教材试题分布与分值:
(4)试卷的结构由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构成。试题增加了解答题的分数占比,强调“多想一点,少算一点”的理念,定性或半定量试题居多,从重考查知识回忆和运算向重考查思维过程转变。强化物理情境与物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结合实际情境的考查进一步增强。加强对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体现出选拔性。解答题第15题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明确以课标为准绳的根本认识,考试的范畴不脱离课标。难度结构合理,大部分为常规题目。中低难度的题目平和清新,重点突出;难度的题目不偏不怪,中规中矩,体现了良好的区分性。命题整体难度降低,但综合题的思维难度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试卷灵活改变试题形式,“反套路、反刷题,”,积极引导物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不能确定实验只考“力+电”,也可能考查光和热等实验。物理压轴题多以电磁学模块或力学部分的多物体或多过程的碰撞问题进行考查。
(三)科学备考
(1)加强备课组教研
研习新高考考题,把握备考方向。每周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制定下周复习计划、本周教与学问题汇总、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练习题和测试题的选用。
(2)依托教材复习,全面夯实基础,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3)上好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
要做好两个准备,教师的准备:①数据统计;②分析比较;③确定重点。学生的准备:①自行订正;②总结反思。讲评时要注意方法和策略:①重点讲典型问题;②透彻讲难点问题;③讲解题规范和技巧;④善于互动合作;⑤变式拓展延伸。
训练在高三物理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平时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两条: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②要将题做完整,书写规范。书写表达的规范培养措施有以下几条:①教师规范引领;②周测:印制详细的答案及评分标准;③考试练习卷都印答题纸;④考试阅卷引导论述,计算题解答的规范“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4)注重实验
高三二轮复习把学生带进实验室重做重要实验,这样才会有效提升知识的掌握深度。一轮复习主要以课本实验的原理、仪器、装置、过程、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为主。二轮复习则是以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实验试题为主的专题复习。
(5)校本作业设计
常规的校本作业由所在备课组参考本组教辅资料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及新的教学资源自行设计,力求因材施教,复习对路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