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美术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
从近五年高职红牌专业榜单来看,法律事务、小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连续五年被列为红牌专业。美术教育、数学教育上榜两次,需加以重点关注。
从近五年高职红牌专业榜单可以看出,除了法律事务和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外,其余专业均与小学教育相关。且小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近五年均为红牌专业。
尽管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与小学教育相关的专业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现实。小学在学规模在2023年已达峰,学校数量在减少。2021年全国普通小学共计15.43万所,2023年减少至14.35万所,三年间减少了1.08万所,降幅接近7%。小学阶段的入学人数十余年来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从2014年的1658.42万增长到2019年的1869.04万。但随后连跌三年,减少到2022年的1701.39万。不过在2023年,小学阶段的入学人数迎来强力反弹,当年招生1877.88万人,是2002年(1952.80万人)以来的最高峰。这与2023年的小学新生正好出生于2016年和2017年的生育高峰时期相吻合。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在2024年9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小学在校生规模的逐步缩小在所难免。
同时,小学教师需求可能也会迎来变化。此前,#2035年全国或有近200万教师过剩#的话题登上热搜,引起广泛热议。据北师大研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此外,随着各地各级教育机构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专科层次师范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挑战。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国小学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的占比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62.51%上升至2023年的78.03%,专科毕业学历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人数占比则从2019年的34.75%下降至2023年的21.22%。
在现实招聘中,不少小学明确要求“全日制本科学历”。高职层次的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学历竞争上处于劣势。在此之下,致力于从教的大学生提升学历意愿也持续增强。《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的应届高职生,升本比例已从2019届的9.7%跃升至2024届的27.5%。
还需关注的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小学教育相关的专业设置中缺乏特色与差异化,跟风开设专业的现象突出。专业同质化严重使得各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上趋同,无法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部分小学教育相关的专业毕业生群体庞大,而相关市场有限,如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已达7万至7.5万人,这就导致供需失衡,就业质量难以保障。
为避免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控制专业布点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近些年,小学教育相关专业设置已经受到控制。教育部职成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2023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据悉,在2023年3月公布的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新设教育类专业未通过比例(45%)较2021年(33%)高出12个百分点。
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2024年9月,山西省教育厅曾明确2025年原则上暂不增设小学教育类专业。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2025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山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逐步压缩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培养规模,提升本科层次培养质量,强化研究生层次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点、优化资源配置,聚焦特色化与差异化办学,对接基础教育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在严格管控与精准引导下,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或更加完善,课程更贴合市场,实践教学比重提升,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小学教育的优质师资,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为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法律事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法律事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法律服务行业和国家行政机构,能够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助理、中小企业法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但该专业同样面临困境。
阳光高考网数据显示,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规模已超十万,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规模也在16000-18000人。相关市场的需求增长远不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速度,导致岗位供需严重不平衡。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法律行业的硬性准入门槛,报考有一定限制且考试通过率较低。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难以获得从业资格,进而严重限制了他们在法律行业的就业范围,大多只能从事一些边缘性、辅助性工作,就业质量和薪资水平都不尽如人意。对于选择该专业并立志在法律领域深耕的学生,或可尽早制定学历提升规划,将司法考试备考纳入职业发展主线,通过系统性知识储备突破资格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预警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行业发展和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各省(区、市)及各高校的实际状况可能大相径庭。即便是红牌预警专业,部分高校仍凭借特色办学与资源优势实现亮眼就业表现;而部分绿牌专业在某些院校中,因培养体系滞后或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也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分析,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