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英语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陌生。一直以来,英语专业都是公认的考生报考几大热门专业之一。
但不知从何时起,“大学读了英语专业反而成了‘大冤种’”的声音越来越多,且正逐渐成为近几年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本 文 来 源 高 考 直 通 车
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持续扩招,人才市场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进入招聘市场,就业市场供过于求;
外企一直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之一,前文也提到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外企对于合适的候选人也会有更多筛选的空间,而这也意味着筛选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如果只是基本掌握英语的语言技能,显然是不太够的,掌握英语以外的其他实用或许成了决定岗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金融、外贸、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习中,英语方面的学习也在不断增加权重,久而久之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其英语水平其实也不会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差太多,甚至有些还不亚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为了更加全面地验证“大冤种”的有关说法,车车整理了部分网友的看法,具体如下↓↓↓
@网友A:大二英专生浅浅回答一下,英语+任何一个其他专业都不会很鸡肋,但是英语作为一个专业来说确实挺。。计算机老师说去公司里其他专业➕英语好会优先于英语专业的录用。
@网友B:因为英语专业不算真正的“专业”。英语好还有其他专业背景,要比单纯的英语专业更有竞争力的。在现在的大背景下,英语的前景,确实不好。这不是传播焦虑,而是现实如此。
@网友C:因为不是英语专业的英语也能很厉害,到底还是看个人的能力,但英专的话建议是top语言类/大城市院校,否则机会真的很少。
当然,以上网友的有关看法不一定都是对的,但也折射出当下就业市场的部分真实情况:读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纯粹掌握英语的单一技能,且能力非顶尖水平,那么未来无论是进入学校当英语老师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其他工作,其困难程度很有可能高于以往任何时候。
那么,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怎样选报英语专业才能使就业情况变被动为主动呢?以下2个建议值得参考:
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基本功需要不断深化,勤学苦练不可少,“一万小时定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明显效果的;
学有余力的同学,建议在课外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适当拓展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毕竟“技多不压身”,这也是为以后个人就业过程中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