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支持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先行先试,形成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文整理自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王振洪以及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石油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薇就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教强国》栏目记者相关提问做出的回答。
一起来看专家是如何解读“双高计划”五年来的变化,以及第二批“双高”评价标准会有哪些变化。
记者:今年是“双高计划”验收之年,这五年建设院校和专业群有哪些明显变化?
刘晓:一是找准了发展定位,明确了发展方向,敲定了发展目标,抓住了发展任务。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理念走向了行动。自2019年国家启动“双高计划”以来,首轮197家建设单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强根基、扬优势,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成效显著、成果突出。
二是学校内部来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改革力度更大,创新性更强。特别是聚焦产业发展、岗位集群和专业知识体系的变化,组建了253个专业群,覆盖高职专业18个大类,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有效衔接、高度对接,基本做到了各个产业领域的全覆盖。
三是五年来取得一批高水平标志性建设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比如首轮双高建设单位主持和参与1400多个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近400个行业标准建设,持续更新并推进一系列国家级标准在高等职业学校落地实施;建有近150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850余项,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到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与高质量建设等诸多方面。四是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树立了职业教育的良好品牌。
记者:第二批“双高计划”是否已经在计划中?评价标准会有哪些变化?
刘晓:深化“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内涵。推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修订工作,将建设重心进一步向省域职业教育体系、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聚拢,把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建设纳入到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重点任务中。调整“双高计划”遴选指标,适当扩容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总量。以“扶强、扶特、扶需”为发展导向,以“一体两翼”为建设重点,以“五金”建设为主线,综合考虑各项标志性成果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分维度、分类别建立“基础条件+遴选条件”的遴选指标体系。进一步扩大“双高计划”影响力,兼顾东中西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适当扩容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总量。
记者:今年是“双高计划”五年的验收之年,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双高计划”来支撑我们中国的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和保障。
记者:评上“双高计划”之后,学校、专业群获得了哪些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
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校始终坚持区域服务型的发展定位,客观地说,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学校发展,譬如双高建设五年期间,金华市委市政府就接连出台三个红头文件,从支持双高校建设、支持高质量发展到支持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以一系列的硬核举措展现地方党委政府的作为。这里包括:高标准落实双高专项经费,五年投了2.5亿;出台创新性的政策支持学校走实体化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创设高能级科创平台等等。应该说,双高建设系统性地优化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薇:2019年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入选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A档)。从2019年起连续5年,中央财政每年支持专业群建设资金10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支持1000万元,学校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自筹部分资金支持专业群硬件资源、软实力建设。
记者:五年来,学校取得了哪些建设成果?未来将聚焦哪些建设方向?
王振洪:五年来,学校双高建设总投入6.98亿元,所有绩效指标均实现增量或超额达成,其中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421项,尤其在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级课程教材,全国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互联网+”等比赛方面,取得许多第一、前茅和突破,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当地就业等方面也是量质齐升。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三引领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产教利益共同体建设模式、三位一体课程迭代改革模式等一系列的特色经验与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双高建设的优异绩效。未来,学校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聚合各方优质资源,聚力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建设,努力实现产教融合更高质量、科教融汇更加深入、社会服务更加精准、合作交流更可持续、治理体系更为完善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发展目标。
李薇:5年来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9年专业教师58人,有2位省级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80%,现在专业教师达到78人,有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位“黄炎培杰出教师”。石油化工技术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还有1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8位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紧跟产业高端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型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例如:聚丙烯与材料工程实训基地和石油炼制与工业催化创新实践基地,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行业技术服务、创新研发及企业员工培训需求。石油化工过程虚拟仿真中心立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出版了6部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2021年学校作为首批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招生,专业群有5个职业本科专业招生。下一步聚焦产教融合,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职业本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
记者:职业院校如何助推区域产业发展?
王振洪:当前,浙江正着力打造“415X”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金华市正在重点打造“2+4+X”主导产业集群。学校将进一步综合考量区域产业特色和学校专业办学基础,聚焦职业本科专业的发展定位,立足工农强校、医教优校、多门类协调发展,积极谋划新一轮的专业群体系优化。重点加强先进制造、航空交通、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专业布局,推动专业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打造一批新技术全面融入的新质专业,培养更多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李薇:学校与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座化学工业基地相伴而生,办学68年始终坚守石油化工办学特色。学校所在的西固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这与我们专业群的专业: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工程等高度契合,下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对接产业高端,继续做强专业群。
记者:“双高计划”的实施,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助益?
刘晓:构建了央地良性互动、协同推进的有效机制,盘活各级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协同,构建起央地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推进省级层面政策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统筹设计、厅级多部门联动推进、市县级政策指导落地、建设单位具体实施的四级推进机制。二是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项目,形成一批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品牌,服务“走出去”企业,通过“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协同“走出去”模式,积极推进优质平台建设,增进国际理解、文化互鉴,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形成了一批职教出海“新样本”。把职业教育升级为促进国际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资源。三是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激发了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强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型伙伴关系,实现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新双高”备受关注,众多高职院校以期抓住机遇,力争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