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根据最新的政策调整,从2024年起,国家对本专科生的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进行了提高,奖励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同时,获奖学生还会获得由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据统计,今年国家奖学金在各省份的获奖人员分布中,江苏表现最为突出,共有7893名学子荣获奖学金,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获奖人数达到7792人;广东也表现亮眼,共有7774名学子获得国家奖学金,位居全国第三👇
接下来,根据本年度获奖名单,高考直通车分别整理了国家奖学金本专科各院校获奖人数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哪些高校最多学霸
今年,共有1292所本科高校的9166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高考直通车将从省份、院校分布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起来看👇

据统计,共有91662名学子来自全国31个省份荣获奖学金。
其中,北京市的获奖人数独占鳌头,高达7678人,位居全国之首;湖北省紧随其后,共有6161名学生获奖;江苏省也不甘示弱,以6065名获奖学生紧排第二。此外,四川(5853人)和广东(5587人)也跻身前五名。
从地域分布来看,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学生获奖数量最为集中,而相比之下,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学生获奖人数则相对较少。
据统计,这91662名获奖学子来自全国1292所高校。
山东大学以1042人的优异成绩位居榜首,吉林大学则以1032人的获奖人数紧随其后,成为仅有的两所获奖人数超过千人的高校。随后,四川大学(936人)、中南大学(876人)、中山大学(830人)也表现出色,分列三至五位。
此外,进入前十的高校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802人)、东北大学(766人)、武汉大学(738人)、华中科技大学(734人)以及华南理工大学(688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校多为中央高校。
从院校性质来看,公办院校数量最多,达到890所,共有80427人获奖,占比高达87.8%;民办院校有382所,合作办学院校有10所。
在985高校(非211/双一流)中,共有39所高校的21040人获奖,占比22.95%;在211高校(非985/双一流)中,共有75所高校的15540人获奖,占比16.95%;而在双一流院校(非985/211)中,共有33所高校的2190人获奖,占比2.39%。
从广东地区来看,共有70所院校的5587名学子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公办院校41所,民办院校24所,合作办学院校5所。
中山大学以830人的获奖人数高居榜首,华南理工大学紧随其后,暨南大学表现不俗,跻身省内第三。此外,获奖人数超过100人的院校还包括华南农业大学(175人,省内第四)、广东工业大学(174人,省内第五)、广东海洋大学(146人,省内第六)、华南师范大学(130人,省内第七)以及广州大学(116人,省内第八)。
另外,一些民办院校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多名学子荣获国家奖学金。其中,珠海科技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等民办院校均有多位学子榜上有名,充分展示了它们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完整名单如下(滑动浏览):
专科院校中,共有1460所专科高校的2832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起来看分析👇
据统计,共有28326名学子来自全国31个省份荣获奖学金。
其中,河南省获奖人数最多,达2474人;广东省次之,有2187名学生获奖;山东省位列第三,共2048名学生获奖。
此外,获奖人数位居前五的省份还包括江苏省(1828 人)和四川省(1694 人)。
据统计,这28326名学子共来自1460所高校。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114人的成绩夺得头筹;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紧随其后,有112人获奖,与第三名拉开了显著差距;其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也表现亮眼,共有82人得奖。
此外,前十的高校还有:河南机电职业学院(64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62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0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8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6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56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54人)。
其次,从性质来看,共有1110所公办院校、348所民办院校以及2所合作办学院校,其中,公办院校的人数最多,达到了23584人,占比83.25%。
从广东地区来看,共有89所院校的2187名学子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公办院校63所,民办院校26所。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114人的获奖人数高居榜首,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82人)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62人)也表现不俗。此外,获奖人数超过50人的院校还包括广东科贸职业学院(54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3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1人)。
完整名单如下(滑动浏览):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根据最新的政策调整,从2024年起,国家对本专科生的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进行了提高。奖励名额从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同时,获奖学生还会获得由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根据《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如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四)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五)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国家奖学金奖励的对象是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包括二年级及以上的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央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财政部商教育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省)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奖学金名额时,对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评审工作,提出本校当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评审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每年10月31日前,中央高校将评审结果报中央主管部门,地方高校将评审结果逐级报至省级教育部门。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审核、汇总后,于11月10日前统一报教育部审批。
高校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若在今年的12月31日,还未收到国家励志奖学金请与省教育厅基建财务处(学生助学管理办公室)(020-37629503)联系反馈。
总体规划:学习成绩>竞赛科研>考证>学生工作>其他
平时分尽量拿满(占比30%)
1、不要轻易逃课,争取出勤满分。
2、上课坐前排,少玩手机,和老师混脸熟。
3、选课时多和学长学姐打听,选择给分高,好说话的老师。
4、有喜欢的课,可以申请当助教,拿分up!
5、课堂上多提问,并积极回答,增加和老师的互动。
期末考试&大作业(占比70%)
1、千万别挂科!不然申请奖学金时直接一刀卡死。
2、重视老师的讲课ppt,及时保存,方便期末复习。
3、考前最好花一个月复习,提前问学姐买历年真题画好重点。
4、认真对待期中大作业,高质量完成小组 ppt。
5、小组作业做课堂pre时,争取当汇报人,加分最多。
大学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竞赛,但也不能盲目参加。不在名录内的比赛即使拿了奖,综测也无法加分,一定要擦亮眼睛具体的每个学校加分项目都不一样,可以去找本院的导员确定下。
竞选班干部、学生组织干事
关于竞选班干:一定要把握好大一入学的两个机会:开学前&军训后,积极向导员争取,大胆表现,不然以后就没机会。
关于学生组织:入社时谨慎选择2、3个即可,入社后至少要挑1个有重点的发展,大一不要跑路,争取大二时留任部长,可以加分的。
多考证
多考一个证可以综测加1~3分,比如最基础的四六级,考过一级就可以加2分。
那些能大一考的证就不要等大二才考,早考早加分,评优时也更有优势。
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
校内的比如听讲座、校志愿活动、校运动会,只要拿奖都能加分。校外的包括社会类奉献活动(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公益支教等可以争取杰出表现称号,也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