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这一科目地位直线上升!

2022-09-21 17:08 高考直通车综合 评论

按照目前的高考形势变化,高考“数学难”将会是一种常态,而语数英三科满分450分,占总分的60%(总分750分),在语数英三科主科里,语文偏弱的学生占比至少30%以上,并且这些语文偏弱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又属于数理化比较强的学生,所以“语文之殇”成为了制约这些向上追求更高大学目标的天花板。


如果这部分语文偏弱,数理化又强的学生,解决掉语文这一大难关,将会前途无量!



语文分数直接影响高考排名


我们大多数考生拼的都是高考裸分,也就是6科实打实的分数。


以广东为例,根据高考招生规定,除开政策性加分的情况,在6科总分相同的情况下,首先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的成绩,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排在前面;若语文和数学2科分数加起来一样,则再去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的成绩,分高的考生排在前面。


打个比方:小红和小明高考分数一样,小红语文130、数学110,而小明语文135、数学105,两个人语文+数学的总分都是240,但是小明最高的单科成绩是语文135,比小红最高的单科成绩语文130还要高,因此,小明的排名会比小红要靠前,在录取阶段就会被优先检索投档。


由此可见,语文和数学成绩真的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高考同分情况下,谁的位次在前在后。要知道在高考中,同一个分数的考生最多达到1700+人!


图片

(截取自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类一分一段表↑)


正因如此,高考语文和数学的每一分都很重要,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尤其是语文默写这种“送分题”,只要准备充分就一定能满分拿下,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



高考语文出题方向


2022年高考结束后,官方给出了各科目的试题评析,其中也提到了部分题目的出题规律和命题意义。


01
全国卷

图片


博古融今,强调文化自信。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优势,选材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试题设问既引导学生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又立足当下现实面向未来创新。


取精用宏,紧扣时代主题,关注、引导青年成长。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激励青年担当作为、引导青年创造未来。例如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以“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技术”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不迷信学术成说、勇于质疑、锐意创新的优秀品质。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用3则材料介绍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


夯实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教育之基。引导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助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同时依标考查,提高学生能力。做到关联教材,创新形式,减少“机械刷题”。


材料文体和组合形式更加多样4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使用了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专著导言、小说、散文、纪实作品等文体,有单一文本,也有复合文本。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分别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


试题设问更加开放。语言文字应用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考点也相应从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为侧重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02
新高考I卷


语文科目越来越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重视教材的理解、重视内外关联。同时,高考题设置新颖,四套卷区已一体化,因此,不提倡新高考卷区只做新高考习题,全国卷区只做老高考习题。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就用了新高考命题形式,文学类文本阅读就就采用了群文阅读模式。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提倡阅读的多样化、避免套路。平时要重视文言文阅读,注意联系教材,做到内外结合。同时,加强文化常识与实词虚词并重,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03
北京卷

图片


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科目真题注重关注优秀文化,同时,在写作上,激发考生结合个人的经历,思考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


回归教材、重视基础。考查对教材中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理解、运用、考查对教材中学习任务所体现出的学习方法的理解、运用。


素养立意,重视情境设计。解决问题与知识的理解运用密切相关。例如,多文本阅读第1题、第3题,其命题思路是基于材料情境设计的真实问题或任务。文学作品阅读的第18题,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第六段中叙写家乡的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考生在思考推断、提炼归纳、精准表达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强调综合、探究、开放。在具体情境下,对多角度多层次的合理的个性认识的鼓励。此外,在古诗词阅读、整本书阅读、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中,也充分考虑和重视考生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允许有合理的多样化解读,体现出开放的思路。



“大语文时代”到来下的考试重点


大语文时代已经到来。


大语文其实是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内的“大语文”。


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


此外,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其难度在于答案的不确定,对于开放性、主观性问题的考察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未来语文的分量都不可能减弱。大语文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此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教版语文教材及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便以《“三新”与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为题,在深圳市作了专场讲座。


图片


他提到了如下几点:


1.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如果学生总是刷题,阅读速度很慢,无法一目十行,这样是不行的。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


3.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现在是信息社会,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认。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查,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考查检索能力通常看你在阅读过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扰,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尤其在实用文阅读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扰这一特点。


4.文言文考试变化最大。


断句和翻译是最能够考查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平时需要多练习,多看古书。虚词、动词知识性的考查,相对减少。


此外,这两年高考语文还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未来也会持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需要依靠学生自己日常积累,单靠老师是讲不过来的,虽然这些题目难度也不大,但正好是拉分项。


5.作文要重视议论文,但不能放弃叙事文,还要“防止套题”。


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围剿套题,所以不要放弃记叙文。如果学生都写小社论,是不行的。记叙文才是最能训练人的语言能力。


高一放开写,充分抒发个性,让写作练脑,成为有趣好玩的事情;高二收拢一点,按照文体、一般写作技能或者主题来分专题训练;高三主要是应考,可以有些技巧,包括如何避免常见的写作弊病。



“大语文”趋势当前考生该如何应对?


学习语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做题,总结技巧,现在需要回归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课外的知识一定要懂,要有文化底蕴,要多读书,要关注新闻热点和时事报告,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力”。


其中,阅读已经成了重中之重,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在高考中,“阅读”题目在语文高考卷中所占比重不容小觑,包含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多种题型。


写作,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是文字的表达能力,还需要阅读能力、逻辑能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等等,高考卷,总分150,作文60分,语文写作占比40%,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坚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阅读;多积累经典文章和名言警句;多总结,看完书可以进行读后感书写。为“大语文”综合素养打基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语文重要毋庸置疑,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然开启。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