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高考全国Ⅲ卷理综文综英语试卷

2020-07-10 14:20 贵阳晚报 评论
7月8日,贵州省高考理综(文综)、英语考试结束后,省招生考试院邀请权威专家,对理综(文综)、英语学科试题进行了评析。


物理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坚持正确育人导向,突出基础性,更加注重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等设计试题,凸显情景的时代性。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物理育人方式变革。


一、突出物理学科基础性,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

试题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又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基本内容的考查,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许多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比如,第19题首次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等试题都改编自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情境的时代性

试题紧密联系国家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境,突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第16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的应用。

三、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提升物理能力考查水平

试题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



比如,第15题通过呈现甲、乙两物块在碰撞前后的速度-时间图像,要求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数据信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的定义解决问题,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第23题要测量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要求学生画出测量的电路图,理解利用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的实验原理,从而根据报警器的实验电路选择恰当的器材完成相关电阻值的计算,加强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化学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时代主题和化学前沿成果,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坚持考核必备知识,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重视学科主干,加强素质教育引导

试卷注重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无机物的制备及其应用、实验基础与科学探究、有机合成及应用,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回归课堂、重视教材。

第13题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等结构化学必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6题以探究氯的含氧酸盐的制备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实验现象的推测,综合考查了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必备知识;同时对学生获取知识、实践操作等基本要求。

试题设计开放灵活,设问形式多样、角度多元,难度层层递进,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二、呈现真实情境,加强关键能力考查

试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呈现真实化学应用情境,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如,第27题选取废弃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回收为素材,以实际工艺流程和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信息吸收与加工、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8题以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的研究为背景,考查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对于生产、生活实践乃至生命活动中的化学过程的重要意义,引导树立绿色化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坚持素养导向,加强核心价值引领

试卷多角度呈现中国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传递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比如,第7题选取宋代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的“青绿法”《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设中国古代绘画颜料化学知识情境,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


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莲花清瘟颗粒得到众多专家的青睐。第8题以莲花清瘟颗粒中对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具有最可能抑制作用的金丝桃苷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6题以新的合成方法制备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为真实情景,精选我国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展现我国化学工作者对人类科技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生物试题评析


一、创设疫情情境,体现育人价值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注重反映时代风貌,体现社会重大事件的育人价值,优选新冠疫情素材,从生物学科视角进行考查。

第5题,考查新冠肺炎感染者排查方式核酸检测、体温检测的原因,定期开窗通风疫情防控措施的原理和作用,以及疫情期出现的诸如“适量饮酒”等不合理防控措施的科学判断,引导考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客观认识疫情防控措施,识别虚假无效预防方式,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学以致用,体现应用性考查要求。

“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不当疫情防控措施,要求考生能审慎看待问题,引导考生形成帮助他人科学解读问题的意识,激发乐于助人、不信谣不传谣的责任担当意识,发挥生物学科在疫情肆虐形势下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展现生命之美,提升美育素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涵盖宏观到微观的多级尺度,缤纷多彩的生命现象赋予生物学特殊的审美体验。第3题展示了携带氨基酸的三叶草型tRNA,mRNA所含密码子与tRNA所含反密码子的精准配对模式,以及稀有碱基次黄嘌呤的特殊配对方式,呈现了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通过图形呈现试题信息,对tRN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考查,深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有助于提升美育素养。

三、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非选择题设置多项原因分析、关系梳理、设计实验方案等类型的作答任务,在考查思维能力的同时测量考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既引导考生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又传达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第30题,要求描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进行比较和概括,体现综合性。

第32题要求根据甲乙两个各有优势性状的普通小麦品种进行杂交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整合,写出实验思路。这种作答要求需要考生梳理思维逻辑和科学表述,有利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

四、考查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凸显素养导向

高考生物能力考查目标之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够从文本、图表等信息载体中获取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试题信息通常与考生所学内容相近,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和分析以完成作答任务。第2题给出蔗糖协同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生长作用机理的探究实验结果,要求结合题干中实验流程的描述对蔗糖及IAA的作用方式进行判断。

此类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试题信息量相对丰富,不仅提供考生作答所必须的全部信息,还对其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传达了新理念、新方法、新结论,有助于开阔学科视野、加深概念理解,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五、优化作答任务,改进表达方式

图表等信息呈现形式能够简明清晰地传达图表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多级内在关联,在试题题干中多有采用,而在作答中鲜有出现。第31题要求画出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结合学科考查内容创新作答任务形式,相比于文字描述能够显著减少作答时间,提高作答效率、优化应答表现。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一、融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内容,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保卫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试题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2020年高考文综试卷第39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背景构建试题情境,要求考生回答战胜疫情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试题引导考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往来和人员交往日益频繁、世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面对全球性大流行病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能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的道理。籍此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独特价值。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思想政治试题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精心设计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在重大考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和价值。

第19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一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

试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启发学生领悟我国周边外交理念就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三、引导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强化和提升学生信息归纳和整理能力

信息整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对大量、无序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并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调整的当代,信息整理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


思想政治学科强化信息整理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新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能力。第15题,以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动态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一方面考查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求理解试题对全球经济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要求从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对不同经济体货物贸易顺差的相对值和绝对值两个维度来推断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状况。

四、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助力学生聚焦现实、提升思维品质

论证是指以已知的事实或理论为依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解题形式,阐释即对事物的具体说明和解释。论证是逻辑学意义上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形式。思想政治学科对论证能力的考查,重点强调对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以及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阐释要求学生能够对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强调学科中多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

试题强化论证与阐释能力考查,助力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效果。试卷第38题以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神为主题,通过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发展方式的具体描述,设置考查情境,要求学生分析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我国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考查学生对生产经营有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经济事物的阐释与论证能力。全面阐释家庭农场对乡村经济活力的激发作用,必须联系情境信息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和归纳才能达成。

五、突出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辩证思维是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锻炼和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试题高度重视辩证思维能力考查,精心设计试题情境和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0题以新中国黄河治理为背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题材,考查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对中华民族影响巨大。黄河治理的战略思维充满着辩证法的内容,闪烁着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的光辉。试题通过题干材料组织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历史试题评析


2020年的历史试题,延续往年,以稳为主,难易适度,设问巧妙,容易上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注重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

(一)传承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通过考查对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和掌握,促进考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考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如第31题,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描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程,增强道路自信。

第47题,以唐代名相张九龄的事迹为切入点,突出其忠诚耿介、注重民生的优秀个人品质和清新自然、高雅严整的文学创作特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坚持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选取美术史、书法史、戏剧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切性和学科间的综合渗透。如第26题,考查唐代书法家张旭草书的艺术特点,要求考生认识中国草书流畅纵情的审美价值;第34题,通过毕加索的画作《第一步》考查考生对西方现代派及不同绘画流派艺术风格的掌握,引导考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拓宽历史视界,引导学生增进知识见识

强调对考生历史视野的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和要求考生联系所学,全面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在更高层面上对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进行着眼全局的把握。

如第32题,通过对瑞士日内瓦钟表业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探究,强调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把握;

第47题,梳理了盛唐名相张九龄的主要事迹,展现了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杰出的文学成就,考查对岭南开发及区域间文化经济交流的认识,引导考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传承渊源。

二、深化改革,聚焦关键能力考查途径

(一)筑牢阅读理解、信息加工能力考查基础

加强对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能力的考查,注重依靠不同类别的史料和多元化的素材呈现形式,考查考生对信息进行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阐释的能力。

如第27题,通过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阻止明神宗索金的史实,考查考生正确理解题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释其所反映的历史实质;

第45题,梳理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二)完善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设计

借助任务驱动、增强探究与开放性、改进作答指向等手段,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第29题,通过清帝退位后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革命派与袁世凯之间的博弈,考查考生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中国革命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理解;


第33题,罗列了麦迪逊关于美国宪法中联邦与各州权力关系的看法,要求考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认识和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认识分权制衡原则在美国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丰富语言表达、组织论述能力考查方式

通过增加主观题设问的针对性等方式,加强了对语言表达和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

如第41题,通过罗列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相关史料,要求考生比较认识二者的特点,并论述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考查考生面对复杂情境和多层次、连环设问,进行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的能力;

第42题,通过对1995年江浙部分地区农民观念的调查统计,考查考生自拟写作论题和紧密围绕论题组织史料、进行逻辑严谨的表述的能力。

三、稳定预期,彰显特殊时期人文关怀

(一) 强调试题素材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注重史料和素材的公平性和表述的规范性,使试题更加符合考生心理预期。

如第28题,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时人政论的摘录,凸显了史料的规范和可靠性,考查了不同版本教材中共有的主干知识,有助于考生的正常作答和发挥;

第46题,材料引用《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等文件原文,语句规范性强,行文严谨,有助于考生迅速联系所学知识,使高水平考生脱颖而出。

(二)确保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和稳定性

为降低疫情对不同考生群体的影响,试题结构、题型题量、阅读量、考查内容等均保持稳定,试题更加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加。

如第27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第28题通过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考查洋务运动,第35题通过77国集团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第45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等。通过强化主干,使基础扎实的考生更有获得感。

(三)注重呈现情境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在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卷面整体风貌的积极正面性,把真善美的人本理念和奋斗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传达到考生内心,引导他们从特别的经历中汲取成长的财富。

如第32题,通过日内瓦钟表业的历史发展创设情境,展现了进入日内瓦的技术工人立足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了敬业、进取、乐观的理念;第46题,材料描述了抗日根据地发展状况,彰显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精神,激发考生热爱和平的信念。

地理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在保持传统风格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创新尝试,坚持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历史与现实时代的交融、碰撞。本套试题学科特色鲜明,地理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考查得以体现。试卷很好地实现了地理试题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检验、检查与示范、引领作用。体现了新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选材灵活,内容鲜活

试题选材来源于鲜活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视角与学科特性;强调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去看待身边的人、物、事;同时,也强调地理教学中要从不同尺度看世界的素养。试题设问角度独特,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

人文地理的选材,既有小尺度的人口问题(第4-6题)、马来西亚矿坑湖再开发(第36题),也有稍大尺度的汽车企业产业布局调整(第1-3题)等。自然地理的选材涉及了较小尺度地质剖面(第7-8题)、堪察加火山锥林线与雪线的变化(第9-11题),也包括大尺度的毛乌素沙地景观转换(第37题)等。

第3题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变化、第8题砂砾石层的下界形成时所在区域可能经历的地质地貌运动、第11题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火山锥林线和雪线的变化、第43题要求考生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引起考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重要性的共鸣,都是很好的设问视角。

二、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化关键能力考查

地理空间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地理区域性、综合性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本套试题也重点从这两个方面考查。

第9-11题,围绕气候变化和火山活动干扰下林线、雪线等地理界线的分布和变化,考核各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植被地理分布的影响。该组试题既考查学生对区域分异和地带规律的理解程度,也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认知水平,充分展现考生面对复杂地理事象时的思维品质。

第37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考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能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能陷入人定胜天论。


通过历史时期的变化,引导考生认识地理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具有相应的生态功能,人类并不能过度强行改变。在论证的过程中,采用开放的题型引导考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侧重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考核

地理格局是地理过程运动变化的结果或状态。本套试题中有关地理空间动态过程,导致地理格局变化的内容涉及较多。

第4-6题某市人口发展的变化趋势、第7-8题提供地质剖面图,考查考生通过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所在地经历的地质事件信息,重建当地区域地质过程。砂砾石层②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当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后保持稳定,外动力不断侵蚀,先垂直下切形成河谷,后水平方向侧方侵蚀,才能将侵蚀基准面以上先期形成的地层逐渐侵蚀殆尽,形成夷平面。之后再被沉积地层覆盖,形成不整合面。

四、难度适中,考核科学有效

题型与结构、呈现的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能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区分,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本套试题没有偏题、怪题,重点集中在地理学科特性基础上,从区域性、综合性等角度对知识点进行考核,同时也强调了对地理过程的考核。内容与设问可以科学、有效地考核与区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

英语试题特点分析


2020年贵州高考英语试卷贯彻落实国务院高考内容改革专题会议精神,遵循“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一、体现立德树人时代特征

试卷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材广泛,体裁多样,体现立德树人时代特征,引导体美劳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语法填空语篇以秀美漓江为背景,讲述一位中国古代画家找寻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自然母亲”的故事,将自然之美融入其中,引导考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意识,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语篇B有关动物保护争议,引导考生增强动物保护意识。

阅读语篇C讲述英国几代人共同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体现和谐的家庭关系,凸显对家庭和亲情的关注。

完形填空语篇讲述主人公尊重顾客感受,始终对顾客保持微笑,引导考生在与人相处时多换位思考,以积极的态度保持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二、体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

试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卷语篇的选择,能够启发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问题。

阅读理解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阶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部分阅读语篇问题的设置,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材料内容归纳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才能正确作答。

书面表达题设置了考生和同学根据英语课文改编一个短剧,给外教写邮件请求帮忙指导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的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体现命题稳中求进思想

试卷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考点分布均衡,试题题材贴近考生,贴近时代,注重公平。试卷充分考虑到了考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所选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试卷难度在合理范围内。


试题稳定维持多年的试卷结构,合理控制试卷难度与试题区分度。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优化干扰项设置等方式,稳步提升试题质量,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对中学英语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体来看,今年我省高考英语试卷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思想,试卷信度和效度都很高。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