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985/211高校,它们的学科却能荣登全国榜首?虽然这些双非院校综合实力不够显眼,但这些专业确实算得上实至名归,今天小车就以“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为参考,为大家揭秘一下!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大学的体育学专业涵盖了多个方向,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体育旅游等,每个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项目代表队训练及竞赛组织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体育俱乐部、体育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等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组织与推广等工作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 休闲体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体育俱乐部、体育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休闲体育技术指导等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休闲体育技能和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体能训练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竞技体育行业、大众健康促进领域、特殊人群(行业)体能训练专业教学、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体育旅游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旅游行业中从事体育旅游规划、开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和体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旅游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除了以上五个专业方向,上海体育大学的体育学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该校的体育学专业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专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品牌专业之一。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气象、气候、环境等领域的研究、预报、预测、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气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变化等。学生需要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仪器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天气预报等实际操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包括气象观测站、卫星图像处理系统、大气化学实验室等。该专业的教师团队由多名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气象、气候、环境等领域从事研究、预报、预测、评价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环保、农业、水利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在面向广东招生的专业中,大气科学类算是招生人数最多的,2023年录取了23人(物理类),平均分高达602。
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水产科学理论、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水产养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产科技等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水产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生理学、水产动物医学等。学生需要掌握水产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水产养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产科技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毕业生就业前景不错,可以在水产养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产科技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水产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2022年水产类专业在广东的(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是571,最低录取排位是47104;而金融、国贸、会计等专业(历史类)也才546分,可算是冷门专业远超热门专业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海洋大学的水产类专业也不错,2022年的相关录取分数如下: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之所以厉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 学科实力强: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等级,是南京医科大学最强的学科之一。该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社会医学等多个领域。 科研成果丰硕: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论文,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质量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拥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社会声誉好: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主要得益于该专业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卓越表现和贡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A类),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国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佼佼者,其中药学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和科研优势。以下是该专业之所以厉害的一些原因:
深厚的学术积淀: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54年成立的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为中药学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多名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带头人。这些教授在中药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图书资料,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该专业还与多家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创新性的科研实践: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在科研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涵盖了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
良好的社会声誉: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主要得益于该专业在中药学领域的卓越表现和贡献,以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中药学人才。
除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中药专业也不错。
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一级学科由放射医学(核医学)、法医学和职业病学3个二级学科组建而成,现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科面向特殊环境、特殊行业领域的医学需求,致力于培养“特医精技、全球视野、忠诚守正、攀登奉献”的新时代卓越特种医学人才。目前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放射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其放射医学起始于1959年,以核医学方向建设为主体,是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单位之一,是山西省核医学发源地,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卫生厅首批山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西省核医学会和山西省核医学医师协会主任委员单位,山西省核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山西省核医学联盟理事长单位。
总的来说,山西医科大学的特种医学在教育、科研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为特殊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黄佐临、顾毓琇、顾仲彝等创立。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为上海市戏剧专科学校。1953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隶属国家文化部,成为国家重点艺术院校。
上戏现有16个本科专业,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管理、舞蹈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学、舞蹈编导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戏剧教育、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绘画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影视类院校中仅有中央戏剧学院是“双一流”高校,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为代表的国内著名艺术类院校,实力不用多说了。而上戏的戏剧与影视学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再次位列榜首,已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在早期,戏剧与影视学入选上海市首批高峰Ⅰ类学科建设计划,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分别入选首批高原Ⅰ类、Ⅱ类学科建设计划。2019年,学校又以戏剧与影视学为主体进入上海市高水平高校建设行列。
用人单位在上戏现设专业的招聘需求中,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依旧是排第一的,市场需求大,侧面也反映了对该学科的建设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包括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美术学、艺术史论、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影视摄影与制作、 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文物保护与修复、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
央美的美术学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名单。人文学院的美术学专业以美术史系为主体,这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首个美术史系,也是学术共同体“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的发起者。自2017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学科至今蝉联榜首。
主要有以下原因:
核心学科建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一直以来都以美术学学科为教学与研究的主干学科。无论是在1918年成立的北京美术学校阶段、1946年建立的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阶段,还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阶段,都以美术学学科为立校之本。在全国美术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学科组建最早,最具影响力,始终处于中国美术学学科的领军地位。
历史底蕴深厚:在近百年的实践中,伴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和变迁,中央美院的美术学学科逐步建立起兼收并蓄、健全完善、多元发展的美术学学科布局,带动和推动了全国美术院校美术学学科的发展。
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拥有顶尖级的师资力量,以培养高端美术人才为目标。中央美院拥有获得国际、国内广泛认可的艺术家和学者,不断培养出有深厚学养与精湛技艺的高端人才。我们致力于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高端国际交流,构筑高度国际化、学术化的美术学教学与科研平台,中央美院正在努力把21世纪中国的美术学学科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