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2024年上海高考复读你需要知道这些

2023-07-22 17:21 网络 评论

一、2024年高考变化

1、教材变化: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级考为新教材。
2、“小三门”科目成绩可以保留,但需注意2024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例如:上海本地42所院校总共涉及1347个专业招生,其中:不限选科的专业为698个;物理化学双选的有551个;其他的选科组合涉及98个。

对于小三门学科,复读考生有多种选择,可保留小三门科目中的任意一门、二门或三门的成绩;可全部重考;可更换科目(合格考需通过)。

  二、复读生的报考条件及要求

考生父母其中一方现属上海市常住户籍,或积分达120分以上持有居住证的外省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或2023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大学退学生。
在高考机会上,复读生与应届高三学生享受完全同等的考试机会,可以参加包括春考、秋考、艺术类专业统考、体育统考、专科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批次、飞行技术专业院校招考等所有应届高三生可以参与的考试。部分军事类院校、警校可能存在只招收应届高中生的情况,具体可关注各校发布的招生简章。

图片

复读生与应届生实行“同分同录取”,不存在任何减分政策。

下表为2021-2023年上海11校综评录取非本市应届生数据:

高考直通车

图片

      以2021年-2023年上海11校综评录取非本市应届生数据来看,2021年综评录取非本市应届生11人,其中复旦大学录取6人。2022年综评录取非本市应届生6人。2023年综评录取非本市应届生4人。

除了以上综合评价录取的复读学生以外,还有很多复读的同学是通过强基计划、提前批等方式录取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名校。
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复读学生与应届学生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提前批等高校录取待遇上无差别。

  三、复读,适合你么?

一般情况下,复读分以下四种情况:
1、发挥失准:有实力,但缺点“运气;
2、潜力未全部挖掘出:本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突出,但受教育资源限制、学习方法有问题,“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3、“开窍”晚,但已觉悟:之前放飞,到了高三才开始努力,成效已见,但因时间不够没能达到要求;
4、志愿因素影响:由于对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不了解或志愿填报失误,导致录取的院校/专业与定位志向差距太大。
四、复读学生较应届生有优势么?
1、通过对新旧教材的熟悉,复读生比应届生有更多的知识、信息积累优势。无论是学科基础还是应试技巧,复读生都强于应届生。
2、教材更换并不意味着知识本身和命题组命题逻辑的颠覆,在新教材的命题时既有新教材的特点又有旧教材的影子,试题一定是新旧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特点的结合,这对复读生参加高考更有优势。
3、各地区高校开始扩招,传统“一本”高校扩招增幅较大。
4、复读生经历了多轮复习和高强度的训练、考试,学科基础和应试技巧都更具竞争力。
5、复读生不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准备合格考,且“小三门”成绩可选择保留,较应届生要备考合格考和六门学科,复习备考会更专注。
五、复读值得么?这段经历能为你带来什么?
有些人可能觉得高考不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但不可否认它决定了你人生中一个阶段的起点。高考是最公平、最由你掌控的机会。复读的胜算高于专升本、插班生和考研。
1、资源力量的加持:如果牢牢把握复读这次机会,实现从专科到本科,从一本到名校的转变,不同学校带给你的资源将是整个人生的长期收益。这些资源大到影响三观的塑造、眼界与认知,工作、升造的机会,小到影响社交圈。
2、心智的加速成长:从做出复读的决定到复读的过程都会加速心智成长,懂得感恩、知晓努力、学会规划。
六、如何复读成功
首先,复读的决定不应该是感性的判断,而是在权衡利弊后的理性判断。
其次,认清复读这件事。复读并不恐怖,却需要敬畏。对有些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弥补的机会,对有些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鱼跃龙门实现人生转折的机会。无论对谁来说,它都是需要你们认真对待并珍惜的机会。
第三,重新审视自己。对自己的心态、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做一个反思。没有人是完美的,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清醒的认识,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四,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利用第一次的志愿填报,锁定复读目标,找到各学科的分数差距,制定精确到小时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最后,选定优秀的高复机构。从办学资质、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进行专注、高效的学习。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

APP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