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考量和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个体意识与全局观念
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权利意识与法治观念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批判精神与建设心态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有用事与无用功 有用事与无用功相互对立、互相影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少做无用功,才会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就是典型的无用功,既劳民伤财,还消耗并不充裕的基层工作力量,挤压本应落实的工作部署,导致“沙滩流水不到头”。
把基层干部从无用功中解放出来,要多从上面和源头上做减法。
让指挥棒指向更鲜明。江苏淮安精简考核方式,聚焦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开发区干部开展精准招商,一批精品项目落地投产;化繁为简为村级组织“松绑”,推动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明确 “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职责定位,优化工作方式,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工作效能,不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出成效,也能把各方面的干劲都带起来。 让基层干好有用的事,还要统筹减负和赋能,既为“马车”减重,又让“小马”成长,才能解决“小马拉大车”的基层治理难题。 把更多权限下放到基层,把更多资源集中到基层,实现权责一致、责能一致,才能形成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干好有用的事,就是为老百姓做事;少做无用功,为的是更高效地为老百姓做事。 “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需要坚定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的决心,也需要持续为基层减负、减负减到实处的恒心;需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也需要鼓足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一定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该改的”与“不该改的” 改革不是改向。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不该改的不改,体现的是坚强的政治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标准或看法。实践证明,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 该改的坚决改,展现的是坚定的改革决心。问题是时代声音,也是改革所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把握好“该改的”和“不该改的”,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既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不能为改而改,不能稀里糊涂地改。在抓好改革落实中,必须谨防混淆改革性质内容的“假改革”,杜绝以不能改为由拖延改革的“不改革”。 改革是要动奶酪的,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党员、干部务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在“该改的”和“不该改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继之以坚决行动,推动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不能改的坚决守住,该改的坚决改,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必能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破与立 破是手段,立是目的。无论是完善过去的改革举措,还是根据实践需要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都必须坚持先立后破,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 比如产业结构调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又如实现“双碳”目标,“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而应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立得住,才能破得好。“立”起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立得稳、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根据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应急管理部成立并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能。正式挂牌前,在人员没有到位、办公地点尚待确定的情况下,应急管理部就进入了“应急”状态,建立起由部领导轮流在岗带班的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机制。有顶层设计在先,有机制保障在后,确保了改革有条不紊进行。 “破”是为了更好地“立”。为改革开辟道路、清除障碍、创造条件,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坚决破、彻底破。 新法规出台了,老规矩、老做法就不能堂而皇之存在;新业态、新产能成熟了,就没有必要再固守落后产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必然需要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沉疴尽去,万山将春。不断破除旧观念、旧传统、旧制度,方能为新制度、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开拓广阔天地。 必须认识到,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没有立之前,不要急于破,更不能“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如果旧的制度破除了,新的制度还没建立起来,就会出现制度真空,让人无所适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把破与立更好地统筹起来,我们必能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
抢位与错位,道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法论,也蕴含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法。
抢位发展,就是要积极进取、抢抓机遇。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发展机遇稍纵即逝。谁能在创新上抢占先机,谁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从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到人工智能融入生活,从脑机接口聚链成势到量子信息频频突破,各地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正是为了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进而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错位发展,就是要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能“齐步走”。只有在错位中找准自身定位,因地制宜走好差异化竞争的路子,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如果说抢位是在时间坐标中敢为人先,错位则是在空间坐标中各展其长。不敢抢位,就不好进位;不会错位,就容易失位。要将二者更好结合起来,方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从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到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从高铁动车“一骑绝尘”到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我们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争先,靠的就是抢位发展的魄力,靠的就是“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从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到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科创中心、开放高地,各地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离不开错位发展的智慧,也得益于一抓到底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恒心。 科学把握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要处理好快与慢、同与异的关系。既紧跟时代潮流,又保持自身定力;能在千帆竞发中抢占先机,也能在绵绵用力中厚积薄发。 不论是抢位还是错位,都要求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立足区域、放眼全国,明确本地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位置,才能下好一盘棋、共谱协奏曲,“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积极抢位,善于错位,先声夺人但不急躁冒进,立足实际但不故步自封,不断下好先手棋、制胜棋,定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积蓄动能。 “弹钢琴”与“牵牛鼻子” 抓好改革落实,既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善于“弹钢琴”,使各项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也要抓重点、抓关键,善于“牵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要在钢琴上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必须十个指头依琴谱灵活自如用力。“十个指头弹钢琴”,常用来形容做事情要统筹兼顾。 从全局来看,只有各个方面相互协调配合,增强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才能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合力,合奏出澎湃的改革乐章;具体到一个领域,不论是自己牵头或单独实施的改革,还是配合其他部门推进的改革,都要做到心中有“谱”、胸中有“数”,有序推进,才能奏出和谐的音符,加入时代的交响。 民谚里讲“牵牛要牵牛鼻子”,彰显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重要性。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通过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才能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棋局的“全盘活”。浙江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以重大需求为突破口,打造重大应用,既改变了治理方式、提升了治理水平,又推动了产业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矛盾的复杂性比过去明显增强,难啃的硬骨头明显增多。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也行不通,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样做不好工作。 “弹钢琴”也要分轻重音,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有助于把工作分出主次、任务区别缓急,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理出头绪,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牵牛鼻子”也要眼中有“全牛”,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有助于以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带动全局整体改进,实现矛盾顺利化解。 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有的时候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有的时候又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要领就在于,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弹钢琴”与“牵牛鼻子”,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能增强改革整体效能,稳步实现改革目标。 书卷气与烟火气 有这样两类气质常为人们所称道:一种是书卷气,另一种是烟火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学识涵养、理论功底的外显。保持学习习惯,善于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不仅能增强思辨能力,廓清思想迷雾,还能陶冶心性和情操。书卷气强,遇事有静气,行事有朝气,干事有灵气。提升书卷气,也有利于熨平傲气、娇气、俗气。 身上有烟火气,也尤为难得。这样的气质,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获得。不仅要熟悉村情民情、会说方言土语,更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烟火气绝不是江湖气、市侩气,而是一种群众工作能力。从风吹日晒的“健康黑”到挽起裤脚两脚泥的“尘土色”,从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到定分止争的公信力,都是烟火气的生动体现。 书卷气与烟火气并不矛盾。哲学家艾思奇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用“果树中找到桃树”来讲解哲学规律,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解释主观愿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让哲学成为老百姓听得懂的学问。真正的行家里手,总能够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富有书卷气,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推动改革创新;拥有烟火气,擅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沉到基层扎实调研的过程,其实就是结合实际思考理论问题、运用理论武器解决现实难题的过程。把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提升、贯通起来运用,人才定会淬炼成钢,事业定能更进一步。 胸中纵有万卷,也要多到田间地头找灵感、察民情,切实解决学与做相脱节、知与行相脱离的问题。以烟火气托举书卷气,有助于避免书生气、消除凌空蹈虚的空洞感。常年在基层,不妨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多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遵循、找思路、找对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书卷气滋养烟火气,可以克制孤陋寡闻的粗俗气,解决胸无点墨的无力感。 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感悟理论创新涵养书卷气,投身实践创新增进烟火气,努力成为理论“多面手”、实践“百事通”,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致广大与尽精微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既知其“巨”又明其“细”,既见“森林”也见“树木”,“致广大而尽精微”有着深刻的辩证法意蕴,也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一方面强化整体谋划、系统集成,一方面注重落实落细、精准施策,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致广大”是“尽精微”的前提。 贵州毕节市海雀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越开垦生态越差、生活越难;理念一变,树林成了“聚宝盆”,青山成为“下蛋鸡”,林下经济、刺绣绝活、乡村旅游鼓起了村民腰包。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小村庄里蕴藏着发展的大逻辑。只有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多打大算盘、算大账,才能洞悉规律、辨明方向,找准定位、明确路径。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尽精微”是“致广大”的基础。 在长三角,沪苏浙皖四地或提供芯片、软件,或供应动力电池,或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或进行整车组装,4小时车程距离内就能完成新能源汽车制造。以精准思维挖掘自身潜力、做大自我优势,有助于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奉行差不多就行、过得去就好,必定会陷入平庸,让效果大打折扣。只有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才能确保改革举措在落细中落实,取得实效。 用好“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成事之道,就要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把“大写意”和“工笔画”结合起来,才能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 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从看似“小事”入手,中央八项规定为全面从严治党打开切入口、发出动员令,引领作风之变、社风之变、民风之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推进清洁取暖,一件件民生“小事”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成为改革发力点、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处布局、小处落子。大谋划关照小细节,小切口蕴含大智慧。统筹兼顾大与小的辩证思维,彰显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智慧。 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融战略之宽广博大与战术之细致精当于一体,我们定能书写更加精彩的“实践续篇”“时代新篇”。 “放得活”与“管得住” 要想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有效市场才能“放得活”,有为政府才能“管得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就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放得活”,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实现“能涨能降”,给供需两端都带来了更多选择:热电厂闻“价”而动,价高启动全部机组,价低则减少发电;用电大户从“按需用电”到“按价用电”,有企业一年可省下约400万元。一项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不仅带动企业降本增效,还提高了用电高峰保供能力。 以改革消门槛、破壁垒、除阻碍,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政府只管该管的事,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会失灵,这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管得住”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针对部分药品价格异常上涨问题,约谈相关企业及时纠正……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领域,政府“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政府及时补位,弥补市场不足和失灵,市场经济才能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放”与“管”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畅通循环、激发活力,关键要推动二者形成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在“放”的同时,就把后面的“管”备好,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才能让“放”与“管”在实践中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处理好辩证关系,关键是把握好时度效,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在动态平衡中行稳致远,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辟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