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高中历史:​重要地点的历史史实整理汇总,考前需掌握!

2022-12-08 11:46 网络 评论

一、上海篇

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途径: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

4、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企业的民用工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企业有上海的江南制造局,民用工业企业有上海的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5、1896年6月,《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1903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邹容被捕。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6、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必修二69 的图)(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7、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8、1913年,袁世凯在上海制造血案,刺杀宋教仁。7月,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

9、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1916年底,由上海迁到北京。)

10、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11、1920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9月上海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

1920年在上海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为陈望道。

1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3、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14、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取得巨大成功。

15、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淞沪会战),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领导下,奋起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16、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7、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上海等地。

18、1965年上海,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公报的内容:申诉了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宁波、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

21、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意义: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2、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南方谈话的5点内容:党的基本路线、判断实践的三标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3、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该组织的性质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特点是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特征是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作用: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了和平的周边环境。

24、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25、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二、武汉篇

1、古代:楚国 屈原楚辞;清朝四大名镇,汉口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2、近代:

①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②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主办汉阳铁厂,成为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重要代表,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1911年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为推翻清朝做出重要贡献;

④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期间,天津、武汉、青岛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⑤1926年北伐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鼓舞了反帝斗争;

⑥毛泽东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推动农民运动的开展

⑦1927年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⑧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使抗战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

3、现代:邓小平南巡


三、南京篇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内容和影响)之后,美、法《南京条约》附件的签订,取得一些列特权(主要内容)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1、1---1912、4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3、1927年,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取得巨大成功。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

4、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南京建立“荣”字第1644部队。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本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0万,“南京大屠杀”。

5、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日本的傀儡政权)

5、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6、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四、北京篇

1、西周分封制,北京属于燕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

2、秦朝建立后,北京属于渔阳郡。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徽戏入京。先入京的是“三庆班”,后来京的有“四喜”“和春”“春台”,合称“四大徽班”。

4、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洗劫和破坏颐和园。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入北京,颐和园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北京的明清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北京的颐和园始建月乾隆年间。

5、1901年《辛丑条约》,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点。

6、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有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段,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7、《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1916年底,由上海迁到北京。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8、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时期,北京的学生社团和刊物发展迅速,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学说,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一创造适合于20世纪国际潮流的“少年中国”。1919年1月的《新潮》《国民》等刊物。

9、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10、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之后,平津学生相应中共的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战宣传。

1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宛平县的卢沟桥制造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也标志着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12、1948、11---1949、1平津战役

1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把北平改为北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标志新中国成立。

14、1954年4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2月13日,闭幕式上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8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16、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58年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在天津诞生。

17、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18、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中日邦交正常化。

19、1989年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会晤,中苏双方宣布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五、广州篇

1、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通过广州十三行交易。

2、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

3、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5、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7、1917年发起第一次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8、1920年底,孙中山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9、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1924年在广州成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10、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广州的“波”字第8604部队

11、1984年5月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珠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



来自高考直通车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全部评论
努力加载中...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