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是现代汉语中唯一一种用法很单一的词类,只能作状语,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性词组,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副词主要分为四类:范围副词“都、也、光”等,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时间副词“刚刚、马上、已经”等,以及否定副词“不”,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副词使用错误会影响句子的正确理解,具体情况大致分为四类,即副词词性误用、副词混用、副词滥用、副词欠缺。
1、副词词性误用
主要表现为副词误用为形容词。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首先,词类不同,形容词是实词,副词是虚词;其次,形容词可作多种句子成分,不仅作状语,还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副词只能作状语;最后,形容词可以单说,但是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如果不顾二者之间的区别,就会将副词误用为形容词。
做研究应保持严谨的态度,哪怕是略微的毛病也不应错过。(摘选自学生作文)
刊误:“毛病”是名词,前面的定语应是名词性或形容词性词语。“略微”是副词,不是形容词,不能作定语,应改为形容词“细小”。
2、副词混用
“毕竟”和“究竟”“毕竟”用于含有评价意义的陈述句,如“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要求太高。”“究竟”多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如“究竟什么时候能结束?”
“都”和“也”“都” 和“也”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替换,“也”多用于否定句,如“什么也不好”,肯定句中不常用,“都”既可用于肯定句,也可用于否定句;“也”可表示委婉语气,如“写得倒也不错”,“都”不行;
“就”和“便” 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一些用法上有专门的分工,“就”强调数量的多寡,如“一干就是一天”“就讲了一会”;“就”可表态度,如“说就说吧”,表示容忍或无所谓,“就这样吧”中“就”表示同意;“就”可将范围确定得很小,如“就这么几只”;“就”可表示动作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如“这就走”;这些都是“便”不具备的条件。
“正”和“正在”二者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但是“正”不能单独跟双音节动词,如“正商量”不成立,“正在”可以,如“正在商量”成立。
3、副词滥用
不该用副词时使用副词或只需用一个副词时却出现几个副词连用的情况都为副词滥用,如“大约……左右”“刚刚恰好”“稍微不”“已经又”等,“雪亮”“笔直”“绿油油”等程度形容词,前面不能再用副词修饰,“更雪亮”“非常绿油油”表达错误。
4、副词欠缺
副词并不是句子的必要成分,可以不出现在句子中,但若要对动作的状态或方式进行描述,状中结构中中心语除了谓词性词组外,副词也可以充当。
三月下旬以后,太阳位置北移。(引自《病句评改》)
刊误:根据常识,太阳的位置不可能一下子北移,中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在“北移”前加状语“逐渐”,表示动作缓慢而有次序地进行。
歌固然很好,听起来让人黯然神伤。(摘选自学生作文)
刊误:句子前后语意转折,应在“让”前补出副词“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