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
全方位高考备战平台
App打开

备战期末 | 高中语文技巧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2021-01-03 22:01 评论

车车为大家总结了高中语文技巧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助力大家备战期末!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二)分析思路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本 文 来 源 高 考 直 通 车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

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E.远近结合;

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

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

O.对比;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

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

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

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点击下方小蓝字即可领取PDF~

(四)备战期末-高中语文技巧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pdf



点击查看更多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 每日更新 ↓

诗歌鉴赏专题.jpg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热度 5986
40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全部评论
努力加载中...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