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关于“海岸线”,地质词典是这样定义的:海水与陆地的接触线。一般指海边在多年的大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它随水面的涨落而向陆或向海移动。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高潮时海水与陆地的接触线称为【高潮海岸线】,低潮时海水与陆地接触线称为【低潮海岸线】,平均潮位的海岸线称为【滨线】。
基岩海岸线:基岩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以基岩为主,是由第四纪冰川后期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沿岸的基岩山体、河谷,再经过长期的海洋动力过程作用形成岬角、港湾相间的曲折岸线。砂质海岸线:砂质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主要为沙砾,是由粒径大小为0.063~2mm 的沙、砾等沉积物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平直岸线。淤泥质海岸线:淤泥质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基本为粉沙淤泥,是由粒径为0.01 ~ 0.05mm 的泥沙沉积物长期在潮汐、径流等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开阔岸线。生物海岸线:生物海岸线的潮间带是由某种生物特别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空间。生物海岸线多分布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海岸线、珊瑚礁海岸线、贝壳堤海岸线等。河口海岸线:河口海岸线分布于河流入海口,是河流与海洋的分界线。河口海岸线一般从河流入海河口区域的陡然增宽处划过,有些河口形状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形特征、咸淡水混合区域、管理传统等确定。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时陆地的板块扩张,海水会后退;而当地壳下降时,海洋的领土就扩张,引起海侵,由此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海平面升降:比如,陆地上的冰川融化,冰水流入大海,海平面上升,有些海岸线就会被海水淹没,而被海水淹没的陆地的边缘则成为新的海岸线。泥沙沉积:河流将泥沙带入海洋,泥沙不断地在海洋与陆地接壤处沉积,天长日久,沉积的泥沙越来越多,成为陆地或小岛,这样海岸线便向海洋深处推进了。人类活动:不合理的海岸开发和建设,比如围海造陆、养殖围塘、红树林遭破坏、城市和港口建设等,都会引起海岸线的破坏和变迁。(2023·浙江·模拟预测)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下图示意甲(位于太平详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导致乙站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有(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甲站位于基岩海岸。甲站所处区域下垫面组成物质坚硬,冰盖形成时,岩层受压下沉;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陆面有所升,海平面相对陆面下降;该基岩海岸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地处海岸山脉一侧,河流短小湍急,输沙总量小,流水侵蚀、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较弱,A错误,C正确;由图可知海平面在下降,B错误;板块挤压影响的范围较大,而甲站海平面的变化是小区域的变化,D错误。应选C。2.乙站的海平面在上升,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A项的节能减排会导致温度上升幅度降低,甚至停滞,A错误;密西西比河流域内的水利设施和植树可以拦截泥沙,因此河口三角洲的流水堆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加剧,海平面相对上升,B正确;填海造陆会使得海平面的位置相对下降,C错误;陆面沉降会导致海平面相对稳定,但不会出现明显上升,D错误。应选B。【点睛】全球变暖的原因: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加剧;植被被大量砍伐,吸收二氧化碳减少。(2023·全国·一模)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贝壳堤位置可以作为衡量平原地区海岸线位置变化的重要标志,渤海湾西岸分布着4~5道、断续绵延数十至上百公里的贝壳堤,对研究海岸带古环境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从67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化特点是( )【解析】3.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古海岸的遗迹,即过去的海岸线,所以贝壳堤位置可以作为衡量平原地区海岸线位置变化的重要标志,图示标注的即距今年份,年份越久,则说明该贝壳堤形成时间越早,通过观察图片,可知海岸线的变化是由西向东变化的,即从67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化是向渤海湾方向推进,故选A。4.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堆积而形成的,即海水携带的物质到海岸沉积下来,所以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水堆积作用。故选B。【点睛】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2023·全国·模拟预测)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受河流的水沙运动与海洋动力等因素影响。2002年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实验,通过人工调控洪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影响入海口陆地面积变化。下图示意1996-2018年黄河入海口造陆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的起始时期是( )【解析】5.读图可知,1996-2004年黄河入海口造陆面积变化为负值,即陆地面积减小,说明海岸线向陆地蚀退,2004-2018年黄河入海口造陆面积变化为正值,即陆地面积增大,说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因此可知,1996-2018年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先向陆地蚀退,后向海洋推进,ACD错误,B正确。故选B。6.由材料可知:“2002年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实验,通过人工调控洪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2002年后黄河入海口泥沙含量开始增加,之后造陆面积变化由负变为正,到了2004-2006年,陆地面积增加最多,说明由小浪底单一水库转为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效果最为显著,结合选项判断,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的起始时期是2004-2006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岸线的进退,受河流沉积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共同影响,沉积作用强于海岸侵蚀作用的时候,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沉积作用弱于海岸侵蚀作用的时候,海岸线向陆地后退。7.(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岸线的进退不仅受陆面、海面升降的影响,还会受到流水和海浪的沉积、侵蚀作用的影响。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指出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并分析该时段海岸线变化的原因。【答案】1950-1970;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水利设施拦水拦沙,使得河流在入海口处沉积作用减弱,海岸线向陆地推进;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分析】本题以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图为资料,涉及了岸线变化原因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结合图中的岸线图可知,1950年到1970年的海岸线距离最远,因此海岸线变化最快;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随着密西西比河的流域开发和治理,密西西比河流域内建设的水利设施拦水拦沙,使得河流在入海口处沉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向陆地推进;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风暴潮会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导致海岸线后退。8.(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亚欧大陆西北端,北部紧靠北冰洋,隔海与冰岛及格陵兰岛相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第四纪冰川地貌和现代水蚀地貌广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凉冷湿润,东西两侧落叶阔叶林景观生长北限差异较大。半岛流域面积较小,东西两侧河流流程长短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理位置。(2)简析半岛东西两侧落叶阔叶林景观生长北限差异较大的原因。(3)从冰川作用的角度,简析半岛东西两侧河流流程长短的差异。【答案】(1)特点:曲折漫长。成因:纬度高,气温低,第四纪冰川侵蚀强烈;地处西风带,沿岸风大浪高,海水侵蚀作用强;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内陆,受海洋影响大等。(2)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远离海洋,大陆性渐强,高纬度地区不适合落叶阔叶林生长;半岛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水分条件优越,落叶阔叶林生长北限高。(3)半岛西侧以冰川侵蚀为主,陆地面积狭小,河流流程短,多峡湾;东侧以冰川堆积作用为主,地势平坦,陆地面积相对较大,河流流程较长。【分析】本大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外力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和自然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岸线曲折漫长。由材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第四纪冰川地貌和现代水蚀地貌广布”,可知其纬度偏高,气温较低,第四纪时期半岛西部受冰川侵蚀较强,使海岸线曲折;其次该半岛受西风的影响,西风吹拂海水,风浪较大,西部海岸受海浪侵蚀较强;同时结合图片可知,该地区大陆由于受冰川和海浪侵蚀作用较强,轮廓较为破碎,海洋深入内陆,使整个区域受海洋影响大。(2)半岛东西两侧落叶阔叶林景观生长北限差异较大,表明东西两侧的水热条件差异较大。首先,该半岛中部为南北走向的山脉,半岛东部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距离大西洋也更远,受大陆影响渐强,高纬度地区温度相对较低,不适合落叶阔叶林的生长;西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更多;其次,结合图中洋流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水热条件更好。所以西部阔叶林分布北限更高。(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半岛西部大陆轮廓较为破碎,故其主要受到冰川侵蚀作用为主,多峡湾分布,陆地面积较为狭小,使河流的流程也相对较短;而半岛东部大陆轮廓相对较为完整,海岸线与西部相比较为平直,故其主要以冰川堆积为主;同时东侧海拔相对较低,地势较为平坦,陆地面积也大于西部地区,使河流流程相对较长。9.(2023·全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口三角洲沉积中心的形成受地形、地表径流、海水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影响。距今117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壳持续下降。距今2000年以来海平面较稳定,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泥沙沉积速率加快。图为距今117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中心及海岸线位置示意图。(2)描述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沉积中心的空间变化特点,并指出其与海岸线的关系。(3)与距今11700年相比,推测距今7000年海岸线位置偏西的原因。(4)分析距今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泥沙沉积速率加快的原因。【答案】(1)河口处地形平坦,受海水顶托作用影响,流速减慢,河流泥沙携带能力减弱。(2)先向西(向河口),再向东(向海洋),最后向(东)南;与海岸线变化方向一致。(4)海平面较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长江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入海泥沙增加。【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沉积中心及海岸线变化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影响河口沉积物沉积的因素及沉积特点,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1)河口地区沉积中心是河流挟带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形成,泥沙沉积是因为河流流速减慢。长江入海口处地形平坦,同时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泥沙沉积,形成沉积中心。(2)本题考查读图。读四幅图的沉积中心位置可知,距今11700-7000年到距今7000-4000年沉积中心向西移动,然后到距今4000-2000年沉积中心向东移动,再到距今2000年至现今沉积中心向南移动。再结合四图中不同时期海岸线判断,海岸线变化也为先向西,后向东,最后向南,二者变化方向一致。(3)结合材料“距今117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壳持续下降”可知,地壳持续下降,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海水对海岸侵蚀作用加强,海岸线向后(西)退。(4)结合材料“距今2000年以来海平面较稳定”可知,海平面较稳定,同时2000年来人类活动明显增强,对长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最终入海泥沙增加,泥沙沉积速率加快。10.(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于约70万年前。末次冰期时,东海陆架平原上发育了长江古河道,先后形成了6条大型的游荡性河道。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距今2.3-1.9万年前冰盖面积最大的时期)东海陆架平原上长江古河道主流路位置及古海岸线位置。(1)说明末次冰期时长江入海口东移并形成古河道的原因。【答案】(1)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东海陆架出露,长江入海口东移;古长江在平缓的东海陆架上相对凹陷处冲刷出新的河道。(2)东海陆架地势平坦,长期接受古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物质疏松,受侧蚀作用强;长江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洪水期古河道易改道游荡;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易由北向南摆动。(3)气候变暖,长江上游冰雪大量融化,冰下掩埋的古河道显现(或会形成新的河道);径流量增加,溯源侵蚀加剧,河道延长;流经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弯曲度增加;东海陆架古长江河段因海平面上升缩减的长度小于长江干流增加的长度。【分析】本题以长江水系变化为材料,涉及河流的发育变化、河流水文变化的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图示分析可知,在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从而导致东海陆架出露,使得长江入海口向东移动,发育了长江古河道,古长江在平缓的东海陆架上相对凹陷处冲刷出新的河道。(2)东海陆架地势较为平坦,河流上游携带泥沙到此,流速变换,泥沙沉积,由于长期接受古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物质疏松,受侧蚀作用强;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且长江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在洪水期河流流量大,河道受河流的冲刷作用强,古河道容易改道游荡;再加上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容易由北向南摆动。(3)末次冰期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长江上游冰雪大量融化,冰下掩埋的古河道逐渐显现或会形成新的河道,大量的冰雪融水使得径流量增加,溯源侵蚀加剧,使得河道延长;受地形影响,流经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由于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减慢,使河道弯曲度增加,河流流程增加;东海陆架古长江河段因海平面上升缩减的长度小于长江干流增加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