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作为省内考生的报考大热门,学校的录取政策、分数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中大公布了2024年本科招生指南,透露了今年招生的一些重要信息,其中录取政策保持稳定👇
★普通批录取,学校继续实施“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的录取政策。
即不会调剂到未填报的专业、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大一在本部学习。学生录取后第一学年仍然在中大南校园集中培养,第二学年再进入录取专业所在院系的校区(园)培养。
★转专业方面,全校范围跨校区、跨学科、跨院系转,名额可达30%,不限文理科和选考科目,大一到大四都可以申请。
★升学上,学校每百名本科毕业生有71人以上深造读研,升学率超71%;近95%国内升学学生深造于双一流高校,85%境外深造学生入读世界前100大学。
学校的所有本科专业均可本硕博培养,在本科高年级阶段设置研究生课程,引导高年级本科生修读5-6学分研究生课程(研究生阶段可免修)。
★就业上,中山大学的毕业生主要任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行业龙头企业和三甲医院等。
1月31日,中山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加快推进深圳校区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大校长高松表示,学校深圳校区将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重点建设新医科、新工科和交叉学科。
另外,据省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拟在粤招生普通高校的本专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显示,中大2024年各专业选科要求也出炉了,多数专业要求物理+化学的组合👇
注:最终选科要求以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1924年,孙中山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如今该校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2000年1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15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举办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备忘录;同年12月,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深圳校区。至此,中山大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等11个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和生态学入选新一轮“双一流”“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学科专家建议名单。
从2023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中大有12个专业的最低分达到650分及以上(全部专业集中于物理类,历史类无),最高达到672分,来自临床医学(八年制),该专业的录取最高分也是中大2023级本科新生中的最高分。
小车翻阅2023年广东本科批次投档情况发现:除了清北复交4校之外,物理类成绩为686分的考生几乎可报考其他任何985高校。当然,由于中大的临床医学向来都是其王牌专业之一,且中大在行业内的优势不小,因此680+分这一层次的考生果断选择报考该校,其实也没什么争议。
当然,中大也有相对“低分”的专业,如高校专项计划物理类的农学(录取最低分为619分)、历史类的旅游管理类(录取最低分为606分)。不过,由于高校专项计划是面向边远/贫困地区招生,且政策具体实施区域相对有限,所以并不代表中大的常规录取门槛低至600分左右,各位同学和家长来年填报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这类因素。
gaokaozhitongche从中大各专业近2年的录取最低分来看,除少量专业仅在2023年招生,其他专业录取门槛均高于2022年同期,且物理类/历史类、普通录取/高校专项计划均如此。其中:
物理类录取最低分涨幅达到10分及以上的专业有22个(普通录取类19个、高校专项计划3个),涨幅最大达到17分,为药学(广州),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地质学类专业的涨幅也都达到15分;
除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之外,历史类其他所有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涨幅均达到10分及以上,涨幅最大达到23分,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广州)、法学,涨幅达到20分及以上的专业还有历史学(广州)、旅游管理类、经济学(深圳)、汉语言文学(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