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由昆明学院云南省魔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余磊教授领衔申报的“云南省魔芋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获得省科技厅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立项资助,这是昆明学院第1个省级国际联合创新平台。
该国际联合实验室由昆明学院联合泰国(Thailand)、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三所国外高校共同创建,旨在联合南亚、东南亚等国内外优秀团队,立足于中国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在魔芋资源收集评价、保护扩繁、生物育种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以魔芋多组学大数据为核心的育种“大平台”和现代魔芋种业体系,解决我国魔芋产业育种和种业种源“卡脖子”问题,为云南省生物大健康及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是世界魔芋最大的种植国和消费国,占世界总产量的 60%;云南是中国魔芋产业的发源地、资源多样性中心和主产区,产量占全国 1/3以上。全球魔芋作物多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区域是魔芋物种主要的多样化和特有种中心。目前,项目团队已开展云南省特色作物魔芋在中国及南亚东南亚的种质资源系统研究,收集保存全世界魔芋主产区632份7.9万余株魔芋种质资源,联合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南京建设完成“世界魔芋种质资源馆”1个;首次完成了花魔芋(A. konjac)及珠芽魔芋(A. muelleri)2个种质全基因测序工作,开展了魔芋转录组、代谢组及高通量测序等发育生物学研究分析,选育了国家级(农业农村部)魔芋新品种23个。这是昆明学院在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标志着学校在魔芋国际化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
实验室的获批立项建设,也助力学校推进更名大学工作及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目标,可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魔芋生物学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服务于云南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据学校官网,昆明学院在原昆明大学和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200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入选云南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示范高校,并成为云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3年成为云南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
早在2021年3月,学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校更名大学工作,丁文丽校长强调,更名大学是学校发展的大事,在实施推进各项工作中要对标对表,要逐项抓实抓细。暂时完成不了的指标,要持续用力,抓紧落实,到“十四五”末全部达标完成既定目标。
2022年10月,昆明学院召开更名大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近年来省、市领导先后对昆明学院更名大学工作作出批示,对学校更名大学工作的积极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学校更名大学工作实现常规化、制度化,关键教学科研指标取得突破,更名大学工作列入《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确保“十四五”更名大学目标的实现,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2月11日,昆明市财政局发布:昆明学院2025年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更名大学专项经费)。根据《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发展。持续改善市属高校办学条件,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步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此次“更名大学专项经费”项目实施围绕专业建设、科研投入、学科建设三个方面,资金安排为专业建设投入2000000元,科研投入11000000元,学科建设投入30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