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 1912 年,2000 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 年、2022 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 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 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 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约 195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86 万平方米。学校下设 5 个学 部、25 个学院、1 个书院、2 家附属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 20000 余人,全日制硕士 生 5100 余人,博士生 500 余人,成人教育学历生 9000 余人,各类留学生近 2000 人(学历生 500 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 2200 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 1600 余名、具 有博士学位教师 1000 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900 余名。拥有两院院士 7 名、教 育部长江学者 4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 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3 名、国家“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入选者 8 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 选 7 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 人才 60 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 200 余名;拥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 40 余支,入选国家级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医科做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 以工为主、多学科统筹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布局。学校现有 67 个本科专业,其中包 括 25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 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5 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 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学科、12 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5 个学科入选天 津市一流学科,5 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有 5 个天津市特色 学科群、6 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 3 个博士后流动站、6 个博士学 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 个),拥有 27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 个)和 12 个硕士专业 学位授权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 A+;5 个学科进 入 ESI 全球前 1%。2018 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监测和反馈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特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工作。2024年,高校陆续发布2023届就业报告,学校也于近期发布了 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天津工业大学 2023 年毕业生共 6937 人,总体性别比为 1.29:1。- 本科毕业生 5243 人,其中天津生源21.57%
2023 届毕业生分布在 22 个学院,共计 92 个专业。其中本科 毕业生分布在 53 个专业,硕士毕业生分布在 49 个专业,博士毕业生分布在 4 个 专业。人数最多的五个学院分别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1029 人、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院 761 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593 人、艺术学院 588 人、机械工程学院 527 人。天津工业大学 2023 届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去向 6120 人,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88.22%。- 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 4528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6.36%;
从毕业去向看均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分别为 本科生(20.26%),硕士生(58.44%)、博士生(41.67%)。国内升学共 1288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1213 人, 硕士毕业生 75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8.57%。升学至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占比 26.01%;升学至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占比为 57.45%。出国(境)留学人数共计 189 人,毕业生出国(境) 留学首选国家为英国,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 47.62%。2023 届毕业生中,共 569 人签约西部地区单位,占签约毕业 生总数的 12.35%;其中本科毕业生 496 人,占据去往西部地区就业总人数的 87.17%;硕士毕业生 72 人,占比 12.65%;博士毕业生,占比 0.18%。签约国家 和地方基层项目共计 60 人,占签约总人数的 1.30%,其中本科毕业生 47 人,硕 士毕业生 13 人。此外,学校还有 36 名本科毕业生参军入伍,与去年同期相比 参军入伍人数增长 15 人。2023 届毕业生中,45.65%的毕业生赴京津冀地区就业,赴长江经济带的比 例为 24.42%,赴粤港澳大湾区的占比 6.10%,赴“一带一路”所涉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比例为 27.09%。与 2022 年相比,学校毕业生去往相关重点区域就业 人数保持稳定,这与学校一直倡导、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区域的就业观教育方 向一致。2022-2023 学年,学校共举行了 432 场宣讲会,其中线下专场宣讲会 118 场、 空中宣讲会 314 场。大型综合性双选会 20 场,加线上发布招聘信息岗位,总计 提供岗位数近 42000 余个,拟招聘人数 115516 人。学校举办专场宣讲会 432 场,其中空中宣讲会 314 场,线 下宣讲会 118 场。用人单位校园招聘集中在 2022 年 10-11 月和 2023 年 3-4 月。在进校举办宣讲会的单位中,单位性质以民营企业(63.17%)为主,其次是 国有企业(25.17%)。GKZTC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过 22.43 份求职简历(含网投), 接到过 7.82 个单位的面试邀请。对 2023 届未就业学生的跟踪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原 因主要集中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等方面。暂不就业拟国内升学的主要原因 是:职业发展的需要、提升综合能力、对专业感兴 趣,深入学习。
查看完整试题
登录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阅读数:1.4 k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