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上午,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揭牌仪式暨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科教美育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北航在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征途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王度(Joan Valadou),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校长奥利维耶·尚苏(Olivier Chansou)、副校长尼古拉·卡扎利斯(Nicolas Cazalis),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合作处领事白丽娜(Séverine Boué),外交部欧洲司参赞王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一级巡视员陶洪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舒培冬,浙江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艳勤,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胥伟华,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海兰、黄海军,浙江大学副校长李晓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邵雪荣,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东风,西湖大学党委书记董清源,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党委书记戴航,南航股份总飞行师王仁杰,长龙航空党委书记高英战,鸶鹭商务航空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杜柏瑞(Franck Dubarry),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关部门领导,各中法合作办学机构负责人、有关专家,协同伙伴企业代表、北航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活动。仪式由黄海军主持。
北航中法航空学院
据悉,2018年1月9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共同见证下,北航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开启了中法两校在杭州合作办学的大门。2023年4月22日,中法航空学院正式获批,8月29日迎来首批新生。未来,中法两校将全力以赴推动中法航空学院的后续建设工作,通过充分融合各自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围绕未来航空领域多元化、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加快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工程师教育培养范式。以中法航空学院建设为纽带,大力拓展与法国知名高校间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努力把中法航空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典范,为国际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代表学校,欢迎同学们加入北航大家庭!”王云鹏对同学们成为新北航人表示欢迎和祝贺。同学们逐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与北航结缘的契机,分享了入学之初的感受和期待,纷纷表达了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座谈中,王云鹏仔细聆听并记录同学们的发言,不时和大家交流互动,对同学们热爱航空航天事业、立志报效祖国的心声和兴趣爱好广泛、憧憬未来发展的朝气表示充分肯定。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北航建校历史和校园文化,介绍了中法航空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家在大学如何学习成长提出建议和指导。王云鹏指出,北航自建校之初就是一所创新、协作、包容的大学,如何为同学们提供不同的“套餐”,满足普遍性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是学校始终思考的问题。中法航空学院致力于提供精英式、小班化、个性化教育,希望同学们过好课业关、语言关,中法航空研究院实验室将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形成连贯体系和培养支撑,让同学们能走进大飞机、自旋芯片等实验室开展科研,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
“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学长,在大家入学的时候,我想谈几点体会”,王云鹏指出,大学最关键的是学会自主,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消化专业知识,科学安排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度过精彩的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生,一要提高质疑批判能力,卓越工程师应该善于观察、善于质疑、善于批判,从批判性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要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从宿舍、班级、科创团队等多种情境中学会开放包容和团结协作,发扬兴趣爱好,提升人文素养;三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组队走进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积极投身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赛事;四要增进全球胜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发挥特色优势,到国际组织中实习实践,为我国乃至全球航空航天事业贡献智慧。
“我和大家共同期待接下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王云鹏表示,希望同学们秉承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在求学期间逐步领会内化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做勤奋刻苦的北航人,不断丰富自己,早日成长为具有扎实理论、过硬素养、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和科技创新人才。
座谈会后,王云鹏为每位新生代表赠送了《走近钱学森》一书,并与同学们一一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