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山东工商学院召开了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党委副书记、院长陶虎在会上指出,2025年是学校全面完成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任务的决胜之年。会上还就《山东工商学院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进展情况》作了说明。
今年以来,山东工商学院多次提到更名大学,这所曾经的“国字号”院校,或要再次更名了。

原为部属高校
与很多大学是由专科院校一步步发展壮大而来不同,山东工商学院自诞生之初,就是本科大学。
Gao Kao Zhi Tong Che1985年4月3日,原煤炭工业部向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出《关于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报告》;1985年12月3日,原国家教委批准以山东矿院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在烟台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在当时,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原煤炭工业部也是很强势的一个中央职能部门,直属高校多达15所【如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湘潭矿业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作为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山东工商学院的办学起点并不低。
曾是“国字号”院校
也是在诞生之初,这所学校就拥有了很多大学都想要的“国字号”金字招牌——校名为“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然而,随着煤炭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1998年全国院校调整的大潮流下,学校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中央部委管理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山东省地方管理为主。
2003年,学校校名更是由“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变更为“山东工商学院”。
从原本的“国字号”高校,一下子变成了“工商学院”,落差不可谓不大。
且在后来,很多民办高校纷纷选择命名为“工商学院”,如郑州工商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现在,名为“工商学院”的公办本科院校,仅有山东工商学院和吉林工商学院这2所。
一所原部属院校,现在看起来像民办二本,显然学校最初更名目的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名气不如从前。
积极争取更名“大学”
近年来,山东工商学院积极寻求再次更名,计划更名为“大学”。
通过发展,学校在硕士点数、在校硕士研究生比例、科研资金、教学与科研成果、专业实力、师资力量等多个重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进步,生均办学空间不足等问题,正在通过建设新校区等手段来解决。
根据学校此前规划,到2025年,要力争实现更名大学,并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条件。未来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财富管理优势突出、财商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
2019年,学校曾征询意见,计划更名为“山东财富管理大学”,但遭到不少校友反对。
有人建议改为“山东经贸大学”,有人建议更名为“山东经济发展大学”,也有人建议顺势升格为“山东工商大学”,等等。目前,学校拟更名名称,尚未有定论,你觉得更名为什么名称的可能性更大呢?
财经领域的“实力派”
现在的山东工商学院虽然失去了曾经的光环,但发展出了不少优势学科专业。
学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已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电子信息、金融、应用统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税务、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翻译、出版、工程管理、审计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24获批山东省2024-2029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共设有招生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分别是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翻译、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分别是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审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编辑出版学、商务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山东工商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
2024年,山东工商学院面向全国内地除北京、西藏外的29个省、市、区计划招生4900人,实际录取4991人(含“3+2”专本贯通培养91人)。在山东省内,法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汉语言文学、财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这8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超过特殊类型控制线,近80%的专业录取分数相比去年提升幅度较大。广东、重庆、山西等13个省份生源质量相比去年也有不同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