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校特色人才培养范式
02
培养了23万+名优秀人才
院士、将军、奥运冠军
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
近60%毕业生初次就业职位为工程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电网签约人数省内高校第一;
每年举办线缆行业专场双选会,行业百强企业云集。
03
学校招生专业组设置特色
学校在黑龙江按学科专业培养相近原则进行分组,免除考生家长专业调剂顾虑。
04
高水平师资指引学生成长成才
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领衔
左右滑动查看部分教学名师照片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05
国重引领高水平科教融合反哺教学
高效能特种电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发改委: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发改委: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先进制造智能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协同创新中心
科技厅: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
科技厅: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究中心3个
省发改委: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
教育厅: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联合会: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1个
省委宣传部:省重点培育高端智库1个
教育厅: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
左右滑动查看部分实验室照片
06
一流学科群构筑“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升学无忧
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1个国家重点学科
10个省级重点学科
11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
全部本科专业支持学生校内升学深造
07
一流专业群给学生专业学习更好平台
学校进入我国国际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学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08
高水平产教融合帮助学生学用贯通
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4个省级产业学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9
课程教材建设成效保障学习质量
10
赛课一体推动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连续八年稳居龙江省属高校首位。
11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适应和引领数智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转专业政策: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考核
不唯高考成绩、不唯大一成绩,学生可报2个转专业志愿。
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本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数智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12
构建“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微专业”培养模式
70个主修专业
12个辅修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法学、财务管理、商务英语
12个微专业
智能感知与工程创新、智能装备整合创新与交互设计、增材技术与智能制造、AI数字化设计、大模型应用技术、智能财务管理、数字营销、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与驱动技术、智能系统与控制工程、智能决策与管理、对韩文旅实务
13
立足中俄扩大开放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单位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单位
“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单位
“中俄语言教育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观察员单位
同100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14
校园文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98个学生社团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全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744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15
毕业发展面向全国服务行业
携手行业知名企业立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132项(前三期)2024年到校招聘企业2706家,发布就业职位数159859个,本科毕业生均提供应聘职位数超24个。
1000人以上规模企业超65%
中国500强企业超50%
世界500强企业超33%
部分用人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部分升学院校(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