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和省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机遇,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广大贡献”。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现已形成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48项。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31余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广大今年将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科招生计划数7000人;招生专业73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1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2个、艺体类专业10个,理工类招生计划数占比58.01%。 锚定基础学科支撑、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战略急需领域突破三大方向,我校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中,在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战略急需领域专业招生计划数增加220个。 学校优化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创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2025级本科生入学后第一、二、三年级都可选择本专业或本学院的拔尖创新班或卓越创业班,进入小班制的分类培养通道。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着眼于“科教协同—高质量研究生深造”,所有学院设立拔尖创新人才班,其中包括张景中、周福霖院士等领衔的院士班。卓越创业型人才培养着眼于“产教协同—高质量就业创业”,学校已扩容6个产业学院与19个产教融合实验班,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教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等计划,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今年,学校加大力度施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新成立数学与应用数学“云山拔尖班”,实行“2+4+X”贯通培养模式。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增智慧交通专业,招生计划共计50人。学校在经济与统计学院新设“金融学+统计学”双学位本科专业,培养具备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双重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招生计划共计30人。新增加5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今年学校专业组设置调整力度较大,进一步精准化设置专业组,提升专业志愿满足率。专业分组进一步优化细分,突出新兴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一步优化分类,突出新师范专业特点;进一步优化特色,突出创新班、国际班优势。 为最大化满足考生个性化报考需求,今年学校专业分组较细。在广东本科批提前批教师专项物理类、历史类、音乐类共设置29个招生专业组,本科批物理类、历史类(含地方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培养)共设置38个招生专业组;本科批艺术类、体育类共设置8个招生专业组。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原则,大幅度放开转专业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今年,学校持续施行灵活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期望学生更加理性、全面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查看完整试题
登录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阅读数:2.9 k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