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 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 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 市,拥有李白河、汇东、黄岭、宜宾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 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 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 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 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 院”。
学校现有 24 个学院,82 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 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来自 60 余个国家的留学生 等共计 4.5 万余人。学校现有 9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 个省级一流 专业,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 个省级特色专业,5 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 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 个省级应用 型示范专业;3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 教育基地,1 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 心,1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 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 门 国家一流课程,22 门省级一流课程,15 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 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 82 个,涵盖 9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 42 个,占 51.22%;理学专业 8 个,占 9.76%;文学专业 7 个,占 8.54%;法 学专业 2 个,占 2.44%;经济学专业 2 个,占 2.44%;管理学专业 11 个, 占 13.41%;教育学专业 2 个,占 2.44%;历史学专业 1 个,占 1.22%;艺 术学专业 7 个,占 8.54%。学校已形成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食品、电子 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类、艺术学六大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以轻工化 工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 和历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2022-2023 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规模为 43073 人,其中,本 科在校学生 39397 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91.47%。
学校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按照招生计划录取本科 新生 7800 名,其中四川省 6769 名,占 86.78%,外省 1031 名,占 13.22%。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987 人,学校聘有外聘教师 656 人,折合教师总 数为 2315.0 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92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 例为 9.66%;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676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4.0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 1667 人,占专任教 师的比例为 83.90%,教师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职称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 数 673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3.87%,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专任教师 182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9.16%,副高职务的专任教师 494 人,占专任教师 总数的 24.86%。教师学位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 1667 人,占专 任教师总数的 83.90%,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 668 人,占专任教师总 数的 33.62%。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 35 岁及以下 545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27.43%;36-45 岁教师 77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39.10%;46-55 岁教师 51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39.10%;56 岁及以上教师 154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7.75%。
2022-2023 学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3368.92 万元,本科实验经费 支出为 760.00 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577.38 万元。
2022-2023 学年,转专业学生 543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1.38%。辅修的学生 169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