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 校、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大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广东 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高校。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 教育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 27 个教学 科研单位、67 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 18 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 个博士 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 个硕士学位授权 二级学科点、23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 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博 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广州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学和法学 2 个一级学科 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 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 本科生、研究生 3 万人左右。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近期,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 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460 余人,其中博士学位教 师占比超 6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 45%,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超 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 70 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1 支、省 级教学团队 32 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19 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 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37 人。截至 2024 年 9 月,学校折合专任教师数 1792.5 人,含校内专任教师 1461 人、外聘教师 663 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高 级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 668 人(含正高级 228 人,副高级 440 人),占校 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45.72%;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校内专任教师 1411 人(其 中,博士学位 953 人,占比 65.23%,硕士学位 458 人,占比 31.35%), 占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96.58%。学校现有外聘教师 663 人,外聘教师 与校内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0.45:1。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工作学 习经历 373 人,占比 26.27%;“双师型”教师 245 人,占比 17.25%。现 有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 15 人次,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 70 余人次。现有本科专业 67 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 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2023 至 2024 学年本科招生专业 59 个(见表 1-1),暂未开始招生专业 2 个(体能训练、德语),暂停招生 专业 6 个(戏剧影视文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 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编辑出版学)。截至 2024 年 9 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 30365 人,其中普通本科生 27431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865 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7 人、留学生 52 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 90.34%。除此以外,学校还 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461 人、业余学生 9281 人、函授学生 4635 人。全 校各类学生折合在校生数为 35767.3 人。2024 年,学校在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共录取学 生 6297 人,其中广东省录取 5927 人,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 284 人,港澳台地区学生录取 86 人。2023 年共投入教学经费 33,974.05 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5,217.78 万元,生均 4,254.66 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17,034.14 万元,生均 6,209.81 元;本科实验经费 1,145.48 万元,生均 417.59 元;本科实习经费 576.65 万元,生均 210.22 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项目测试工作,2024 届毕业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 93.35%。2023 至 2024 学年,全校本科学生对我校课堂授课教师进行了 2 次课 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均超过 95%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2023—2024 学年有应届本科毕业生 8335 人,其中符合毕业条件有 7703 人,毕业率为 92.42%。 2023—2024 学年 7703 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中,7702 人获得学士学 位,学位授予率为 99.99%。2024 年,学校共有 928 名学生考取国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占比 12.03%,其中国内升学 484 人,出国留学 444 人。
经省教育厅批准纳入统计的 2024 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 7712 人,截 至 8 月 31 日,就业人数为 6612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5.74%;截至 12 月 1 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 93.37%。 纳入就业统计的 2024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类型涵盖 14 个类型,其 中以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和签订合同形式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占毕业生 数的 41.29%。(具体分类见图 6-1,数据截至 8 月 31 日)。
纳入就业统计的 2024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特 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 79%;到粤东西北就业的毕业生 占 11%;到外省就业的占 10%。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民营企业,占 比 39.83%。次之是国有企业,占比 10.38%(不含升学出境的 10.70%,自 主创业、自由职业的 14.66%以及暂未就业的 11.01%)。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涉及金融科技行业、教育培训业、政府及公共管 理等,其中,本科毕业生从事较多的行业是金融科技业(24.00%)、教育 业(23.11%)、政府及公共管理(9.98%)以及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15.82%)我校作为财经特色院校,2024 届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本科 毕业生以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12.31%)和商业服务人员 (12.42%)为主,此外,还有部分本科毕业生职位为教学人员(7.25%)、 公务员(5.0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74%)、经济业务人员(5.60%)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