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商学院始建于2002年,前身是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黑龙江工商学院。学校拥有哈尔滨市松北和哈南两个教学区。2021年在江苏省海安市上湖创新区建立了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即“黑龙江省大学生长三角(上湖新区)就业创业基地”。
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设置26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和车辆工程(轨道车辆)专业填补了黑龙江省轨道交通领域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空白。学校设有教师发展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与场所。
学校社会声誉良好。21年办学实践,不断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获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2013年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7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19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20年被推选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2020和2023分别获“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荣誉称号,202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202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2023年当选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就业协作体理事长单位,2023年哈南校区获批国家AAA级景区。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955人,折合在校生12029人。现有专任教师总数588.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400人,生师比为20.44:1。自有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88人,占比2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0人,占比82.50%。
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学校现有2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11个,占42.31%;管理学类5个,占19.23%;艺术学类5个,占19.23%;经济学类3个,占11.54%;文学类2个,占7.69%。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1955人,函授学生数740人,折合学生人数12029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100%。全日制在校生较上一学年增长984人。
2023年面向全国22个省份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13个,文科招生省份12个,计划招生数3959人,实际录取数3962人,录取率为100.08%,实际报到数3676人,报到率为92.78%。特殊类型招生577人,招收本省学生2713人(占录取总人数的68.48%)。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94,占总课程门数(1327门数)的44.76%;课程门次数为1752门次,占开课总门次(4571门次)的38.33%。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25门,占总课程门数(1327门数)的16.96%;课程门次数为472门次,占开课总门次(4571门次)的10.33%;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04门,占总课程门数(1327门数)的15.37%;课程门次数为436门次,占开课总门次(4571门次)的9.54%。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44门,占总课程门数(1327门数)的33.46%;课程门次数为1285门次,占开课总门次(4571门次)的28.11%;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371门,占总课程门数(1327门数)的27.96%;课程门次数为1079门次,占开课总门次(4571门次)的23.61%。
2022年度教学经费总支出为3340.24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074.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