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 1980 年创建。1998 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 年学校更名为 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在校生 2.3 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理学院(基础课部)、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艺术学院、大学外语教 学部、体育教学部 15 个学院(教学部)。
现有 61 个本科专业(方向),11 个硕士 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 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港澳台、国外留学生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 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 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 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冷链能源系统”“绿色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 发展创新”3 个学科群入选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 7 个 市级重点学科、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 1 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 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 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 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 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 个天津市高校智 库,设有“双碳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交叉创新平台。
学校获 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 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31 门;拥有国家级精品资 源共享课 1 门,市级精品课 16 门。13 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 个专业获批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 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 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 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 设项目,12 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 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 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 才培养”试点专业。
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 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 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天津市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0 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天 津市 A 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 1 个。近年获市级教学名师奖 12 人,市级教学创新 团队 2 个,市级教学团队 17 个。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2022-2023 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22521 人,其中普通本科生 20790 人、本科 留学生 14 人、硕士研究生 1666 人、预科生 51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 例为 92.38%。
Gao Kao Zhi Tong Che2022-2023 学年在全国 31 个省市共录取新生 5607 人,其中与天津高职院校 联合培养学生 128 人,预科转入学生 51 人,少数民族预科班 51 人。2022-2023 学年 学校一志愿录取率 93.75%,一本投放招生计划(不含艺术类)2796 人,占计划总量 (不含艺术类)53.44%,共录取一本线上生源 3429 人(不含艺术类),占录取总人 数(不含艺术类)65.60%,生源结构与生源质量稳定。
2023 届本科毕业生共有 4472 人落实毕业去向,其中,签就业协议形式 就业 886 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334 人,升学(含第二学士学位)639 人,出国 出境 321 人,基层就业 55 人,自主创业 18 人。
2023 届毕业生国内读研人数为 636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2.09%, 出国出境人数为 321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