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医科大学正式宣布成立全国首个依托鸿蒙生态打造的“数字孪生医学院”——AI医学院(GDMU-AIMS)。目前,学校开设13个医工交叉特色创新班及6大AI特色微专业,建有5大“AI+医学”特色专业、构建起“医学+AI”双向赋能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首个“数字孪生医学院”落地: 打破时空限制,重构医学教育生态
作为广东医科大学AI赋能医学教育的核心载体,AI医学院以虚拟现实(VR)、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技术为基石,打造了覆盖“教学-科研-转化”的智慧教育生态。在这里,医学生可通过沉浸式AI训练系统完成解剖练习、病例分析,甚至能在虚拟手术室中反复演练复杂术式——传统医学教育“重实践、长周期”的瓶颈被彻底打破,学习效率与精准度显著提升。
更具突破性的是,该医学院搭建的开放共享平台已汇聚20余个大模型(包括“智肾”慢性肾病模型、“福星”儿童肥胖模型、“同济·木兰”女性肿瘤大模型等院士团队顶尖成果)及10个高质量医学数据库,为每名学生配备专属AI学习助手,支持个性化知识图谱构建与临床思维训练,真正实现“一人一策”的智能化教育。
14个AI+特色创新班:深度交叉 探索“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医工深度融合,学校创新推出14个特色创新班,以“临床+AI”“临床+工程”“专科+智能”等模式,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8个):覆盖“临床+智能医学工程”“临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大数据科学”等方向,通过增加工科课程、联合导师制(临床教授+理工科教授)、工程实践等,培养既懂诊疗又会技术的“双栖”医学人才。
•儿科、麻醉类创新班(4个):包括“儿科+智能医学工程”“麻醉学+智能医学工程/大数据科学”等,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通过“医学人工智能项目”实战,强化科研与产品开发能力。
•医学影像类创新班(1个):“医学超声+大数据科学”小班教学,整合超声医学、大数据与临床知识,提供多样化实践平台,培养“医学影像+数据智能”应用型人才。
•校际联合学士学位创新班(1个):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的“智能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省内首个医工校际联合培养项目,共享课程、师资(校校企三导师制),服务地方医疗产业升级。
5大“AI+医学”特色专业: 锚定前沿,培育医工交叉“主力军” 围绕“医工融合”主线,广东医科大学精准对接医疗产业需求,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医药数据科学5大特色专业,形成“技术+医学”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矩阵: •生物医学工程:实施“三融合”培养模式(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与省内3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共建实习基地,通过“导师制、传帮带”课外创新活动,强化学生沟通协作与工程实践能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延续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优势,由韩德民院士领衔,联合松山湖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构建“医学+工程+数据”一体化培养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场景的深度应用。 •智能医学工程:省内率先开设,专注“新医科+新工科”融合;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智能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采用“1.5+1+1.5”双校区培养模式,培养智慧医疗领域复合型人才。 •智能科学与技术:配备学业、行业、校友三导师制,通过“课程研习+行业锤炼+职业规划”模式,打造AI领域精英储备军。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聚焦生物医药数据技术,开设特色创新班,通过定制化课程与实践活动,拓宽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元就业方向。
6大AI特色微专业:灵活赋能 拓展医学人才AI应用边界 针对医学专业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推出6大轻量化AI特色微专业,聚焦AI在医学细分场景的应用,助力学生快速掌握前沿技术: •医学人工智能:培养医学与AI交叉应用能力,提升医学问题智能化解决水平。 •健康大数据:推动医疗健康数据挖掘与创新应用,服务精准诊疗。 •智能医学AIGC低代码创新开发:零基础掌握AIGC大模型与低代码开发,实现医疗场景快速开发与合规落地。 •智能运动医学与健康:结合医学、运动科学与AI,培养智能康复设备研发、运动损伤诊疗人才。 •视觉健康智能应用:聚焦“眼视光+AI”,培养视觉健康诊疗与智能技术开发复合型人才。 •AI辅助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培养跨文化传播与AI技术应用能力,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
打造“健康中国”复合型医学人才 “广东医样本” 从全国首个AI医学院的落地,到特色专业、创新班、微专业的立体布局,广东医科大学正以“AI+医工融合”为引擎,构建“全链条、多维度、个性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其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医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更通过技术赋能与学科交叉,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了一批“懂临床、精技术、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随着更多AI技术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广东医科大学有望成为新时代医工融合教育的标杆,为全球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