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近期发布了 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总体来看,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四个不低于”成效,即“就业率”“就业质量”“西部基层就业人数”和“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推送质量”均不低于去年。截至8月31日22届去向落实率为96.08%;截至10月31日就业率 96.21%。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8.22%,比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 58.36%的本科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比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深造质量进一步提升。
- 在保障充分就业的同时,继续引导毕业生到广阔的祖国大地建功立业,44.94%的毕业生到京外就业,到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基层担任选调生人数比去年增长16%。
- 学校持续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实习基地。2022年,招聘10人以上的重点用人单位达到40家,录用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36%。
截至2022年8月31日,去向落实率为96.08%。注:2022届协议就业1722人指签订三方协议就业。硕士2021届1670人包含协议就业+合同就业。
注:同上,注:2022届协议就业指签订三方协议就业。2020、2021届“协议就业”包含三方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国内读研676人。录取双一流高校653人,占比96.6%。
注:留学人数较上届略减少,2019届是最高峰(见附录),下一届人数应会有反弹。去国企工作人数最多,共计1053名同学,占就业人数37.77%。
- 其中本科生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占比50.00%;
- 博士生在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最高,占比60.48%。
毕业生中,就职于金融行业人数共1078人,占就业总人数38.67%。- 其中银行系统就业共517人,占金融行业就业总人数的47.96%。
- 除金融行业,在IT、教育、科研行业和政府机关就业比例较高,分别为13.52%、11.62%和8.14%。
就业地域方面,北京是2022届毕业生就业最集中地区,在京就业的本科生占比42.19%,在京就业的研究生占比53.92%。留京就业比例、人数,较2021届明显下降。京津冀就业人数1607人较上届减少205人,其中本科生减少73、研究生减少132人。京外就业比例连续五年提升,2022年为44.94%。2022届毕业生中,有223人到西部地区就业,16人到国家部委担任选调生,73人到基层担任选调生。此外,有787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8.22%,比上届上升1.5个百分点。主要招录的世界500强企业有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共78家。其中IT行业主要有华为、北京三快、京东、百度、小米等企业;政府机关以商务部、外交部、海关系统和税务系统为主。调查显示,2022届毕业生从开始求职到落实工作,所用时间平均为4.16个月。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59.52份,平均获得面试机会15.98次。从开始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所收到的offer平均为4.17个。78.97%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落实的工作很相关或相关,15.00%毕业生认为相关度一般,6.03%毕业生认为不相关或很不相关。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4.94%,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体满意度为96.20%,对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6.20%。在助力学生就业方面,该校共举办宣讲会210场,线上和线下双选会23场,进校招聘企业2262家,发布招聘信息4984条,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累计举办各类讲座、培训、比赛等25场次,内容涵盖求职技巧、心理疏导、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基层就业等,参加学生5000余人次。保研本校人数未知,因研究生院拟录取公示名单中姓名不全。爬虫抓取部分保研高校人数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推免生22人。直博生推免生+考研=26人。
查看完整试题
登录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阅读数:531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