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坐落于“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前身是创建于 2003 年的华中科技大学 文华学院。2012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 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 通本科院校。
学校设有 8 个学部,开设有 42 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文学、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8135 人,其中本科生 15391 人,专科生 2410 人。学校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一批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者。培育 1 名“楚天学子”、4 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8 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 个省级教 学团队,4 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 224 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育人。获国家一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 1 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 个,省级一流课程 32 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 群 2 个。获批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1 个,省级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基地 1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4 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3 个;获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武汉大学 生创业学院等多项荣誉资质;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42 项,省级以上教学 研究项目 81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5 项。
学校现 有本科专业 43 个,涵盖 6 个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以工学为主,工、文、管、经、法、 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其中工学专业 24 个占55.81%、文学专业7 个占 16.28%、 经济学专业 2 个占 4.65%、管理学专业 4 个占 9.30%、艺术学专业 5 个占 11.63%、法学 专业 1 个占 2.33%。对接区域经济和中国光谷产业发展布局,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 能制造装备等专业建设。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 应用型本科专业,积极培育产业服务型专业。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18135 人,其中 2022-2023 学年本科在校生 15391 人(含一年级 4294 人,二年级 4275 人,三年级 3495 人,四年级 3318 人,其他 9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86.71%。
来自高考直通车学校面向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生源结构稳定,生源质量居湖 北省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的录取分数线一直保持在湖北省 民办本科高校前 3 名,新生平均报到率达 95%以上。2023 年,学校计划招生 3780 人, 实际录取考生 3780 人,实际报到 3620 人。实际录取率为 100.00%,实际报到率为 95.77%。特殊类型招生 530 人,招收本省学生 2515 人。
现有自有专任教师 630 人,外聘教师 440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842.5 人,折合学 生数 18135 人,生师比为 21.53:1。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94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0.79%;具有高级 职称的专任教师 222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5.24%;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 士)的专任教师 588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93.33%。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928,占总课程门数的 53.83%;课程门 次数为 2587,占开课总门次的 42.82%。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27, 占总课程门数的 7.37%;课程门次数为 231,占开课总门次的 3.82%。
教学经费投入及时 足额到位,投入逐年增长。2022 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4759.87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