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学院2025年
普通专升本拟招生专业公布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坐落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南部核心地带,前身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1999年招收第一批学生,是广东省第一所新机制二级学院、全国第一批独立学院;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校;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民办高校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学校设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现代信息产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 01 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100多亩,总校舍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28亿元。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09.5万册,电子图书118.1万册;学位论文212.2万篇(册),电子期刊为14.8万种(册)。2023-2024学年图书馆全馆改造升级,建有多个文化空间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校园网、无线网络已覆盖全校。 学校现有现代信息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业学院2个省级产业学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204个,积极寻求和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社会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协同育人平台,同时建有328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02 人才培养 学校秉承“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服务区域尤其是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科交叉化、过程数字化、教学国际化、育人综合化4种培养途径,培养具备适应、组织、创新、幸福4种能力和“广视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4个特征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系列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获省级以上奖项达529项。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历届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0%以上。 03 专业建设 广州商学院注重“新商科+泛ICT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形成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电子商务学科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法学、电子商务和金融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会计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学、法学、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都已通过结题验收。现有38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 04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超九成,博士学位4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引进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2人。 05 科学研究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我校获得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4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科研项目10项(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19项。建设各级科研平台65个,其中省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团队3个。近两年连续获评“最佳科研生态位民办本科院校”,在412所中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中,位列第3名,等级为A+;在财经类民办高校人文社科发展评价报告中,位列第2名。 06 国际化办学 学校始终践行“国际化”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国际化办学20余年来,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在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培养了19届国际项目毕业生。学校现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地区共125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预、专、本、硕”一体化的国际教育格局,是广东国际化办学层次最多的本科高校之一。学校荣获“2017年度·品牌竞争力中外合作院校”称号,2021年当选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学校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UP)、亚太大学联合会(AUAP)。 07 发展愿景 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工作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高端人才引育园、创新平台聚集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不断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