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4年10月。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5月,成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2016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占地890.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3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5.62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3.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0.4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1亿元;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总量为101.42万册,拥有电子图书142.18万册,电子期刊总数70210册;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75个,校外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159个;校园网实现全覆盖。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5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建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教学团队,9门省级一流课程,获省、厅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建有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现有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编译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站、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2020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培育单位。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来自高考直通车及时调整专业布局,积极拓宽应用型专业发展空间,合理增加专业布点,先后建成了应用语言学、动植物检疫、网络工程、社会工作、财务管理等3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方向)。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发展平台的建设,吸引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学校办学,多种形式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北京东方智业公司等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和视觉传达设计3个专业(方向)。学校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趋于合理,专业空间持续拓宽,专业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目前已建成59个专业(方向),涵盖了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和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类(见表1)。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历史学、艺术设计学(民族工艺、唐卡方向)、体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十二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年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及学生转专业实际情况,本科招生48个专业(方向),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方向)停招,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物理学(藏汉双语)等10个专业(方向)未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共有12182人,其中本科学生12024人,占总学生人数的98.7%。学生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哈尼族等26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2022-2023学年,我校招生数2861人,报到2826人,报到率为98.78%,再创历年新高,学校的录取情况延续往年良好的势头。2022-2023学年,学校有专任教师543人,外聘教师3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562;专任教师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2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5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3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24人,折算预科生、函授生等后学生总数为12182.7人。折算生师比为21.67:1,专业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5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者3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3人、硕士学位者36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72%。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级职称18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57%。本学年有432名学生转专业,其中转出人数最多的是学前教育专业(47人,转入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74人)。2023年,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023届)总数为3161人,其中按时毕业3145人,毕业率为99.49%;授予学士学位3005人,学位授予率为95.06%;381 名学生被评选为“2023届优秀毕业生”。2023届应届本科生初次(截至8月31日)就业人数为1419人,初次就业率为45.12%,较去年有较大提升。2023年我校有74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占2023届本科生的2.34%。其中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的录取率为11.11%,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的录取率为5.19%,外语系的录取率为4.7%。
查看完整试题
登录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阅读数:1.5 k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