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教育部批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 建立四川旅游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一主线四坚持”办学思路, 肩负“强旅报国”历史使命,传承中国优秀旅游、烹饪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 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是全国 100 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建设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海外惠侨工程---- 中餐繁荣计划”基地;获建四川省“2011 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2011 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是教育部餐饮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单位、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教育委会主席单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及 国际教育分会主席单位、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 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1 年 9 月学校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保护单位。学校以管理学、工学为主,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 7 个学科门类,开设有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酒店管理、休闲体育、 旅游管理、风景园林等 30 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 学,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参与东盟旅游教 育合作。长期与新加坡、阿联酋、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合作海外实习就 业项目。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眉山市、资阳市等厅局、 地方政府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协同育人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植根四川、面向旅游,立德树人,强旅报国,培养 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的定位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在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11086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 数的比例为 94.09%。
2023 年,学校计划招生 3230 人,实际录取考生 3230 人,实际报到 3157 人。实际录取率为 100%,实际报到率为 97.74%。自主招生 392 人,招收本省学生 2378 人。学校面向全国 21 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12 个,文科招生省份 12 个。
按折合学生数 11310.4 计算,生师比为 18.93。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31人、外聘教师133人,折合教师总数为597.5人。专任教 师中,“双师型”教师2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7.08%;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 教师23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3.8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 教师47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9.83%。学校目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 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38人,其中2022-2023 学年新增4人。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59,占总课程门数的48.42%;课程门 次数为1349,占开课总门次的40.55%。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31,占总课程门数的13.82%;课程门次数 为261,占开课总门次的7.84%。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29,占总课 程门数的13.61%;课程门次数为257,占开课总门次的7.72%。副高级职称教师承 担的课程门数为381,占总课程门数的40.19%;课程门次数为1090,占开课总门次 的32.76%。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65 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 83 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 78.31%。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 39 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 57.35%。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 176 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 58.09%。
2022年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159.6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250.27万 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56.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