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圆满完成教育部专家进校考察工作,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任务。”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代军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时透露,更名大学共有45项指标,随着航空港区校区的加快建设,将补齐筹建工作的最后两块“拼图”。据报道,2022年至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已经迎来多项变化:初步完成航空航天大学学科架构搭建。重组优化航空发动机学院、航空宇航学院等6个工科学院,理工科学院增至11个,占比50%,硕士点增至28个,基本构建了完整的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学院体系。以“航空航天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运维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4个理工类专业。目前67个本科招生专业中,理工科专业37个,占比55%。其中,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8个,占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目录(12个)的67%,实现了航空产业链条全覆盖,建成以航空航天类专业为核心、理工支撑类专业和传统经管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体系。更名大学指标数据不断优化。航空港校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期工程顺利开工,二期、三期正加紧谋划。更名大学的45个指标数据不断优化,为正式更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刘代军在采访中提到,随着新校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教育部进校考察更名,2026年实现从郑州航院到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的跨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时称平原省立财经学校。1964年全国16所航空学校调整,更名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通过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评审,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高校。2017年12月,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一般立项建设单位。2025年,获批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2024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提出加快组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加快建设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区,依托现有院校航空专业优势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低空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建设通航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紧缺型低空经济专业人才。2025年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基础设施建设。同月,中国共产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指出,学校的发展愿景是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报告提出学校发展“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到2030 年,蓄势聚能,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区域一流的航空航天大学;第二步,到2035年,全面提升,做好强特色、争上游的工作,建成国内知名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第三步,到2050年,整体跨越,做好领先跑、当标杆的工作,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