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24届就业、深造、简况: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5-01-09 10:05 博雅数据库 评论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合肥市-公办-理工类
211
双一流建设高校
查看详情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 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 1945 年, 1960 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 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 1979 年亲笔为 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 2005 年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 年成 为国家“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 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 设高校行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
详情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 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根 据 2024 年统计,总占地面积 338.20 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 291.94 万平方 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164.81 万平方米。
设有 21 个学院(部)。目前在校本科 生 3.3 万余人、硕士研究生 1.3 万余人、博士研究生 0.2 万余人。 
学校坚持“以工立校、以工兴校、以工强校”,为国家工业现代化建设作出 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汽车界“黄埔军校”,挺起了“安徽工业的脊梁”。现有博 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3 个。11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 中工程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凝聚协同育人新合力。48 个专业入 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21 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评估),26 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5 项,其中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 11 项。获首届全国优秀 教材奖 4 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 1 项。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 队”2 个,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金奖等一系列优异成绩。学校连续三年(2021-2023 年)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全国排 名前十,《2023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四项榜单进入全国十强, 创新创业教育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三位一体”实践育人、学生资助工作、毕业 生就业、“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学校现有 4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 绩单”试点单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 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等。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46,505 人,其中普通本科生 33,228 人,占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71.45%。
学校目前有在校生的本科专业 101 个,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文学、艺术学、法学 7 个学科门类(见表 1)。其中电子信息材料、数字经济 2 个专业为第一年招生,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电气工程 与智能控制、智能科学与技术、化学、精细化工、智能建造、遥感科学与技术、  环境生态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食品营养与健康、印 度尼西亚语、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慧交通、数字经济、网络与 新媒体 19 个专业目前毕业生均不足三届,属于新办本科专业。
2023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3,593.6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3,080.45 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560.20 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3,964.58 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 927.06 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168.59 元。
二、学习效果&就业
2024 年共有本科毕业生 7,899 人,实际毕业人数 7,700 人,毕业率为 97.48%;学位授予率为 99.45%。 
截至 11 月底,2024 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5.87%。本科毕业生境内外 升学率为 42.26%,其中境内升学率为 38.34%,境外升学率为 3.92%。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整体好评达 98.87%。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工 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特色鲜明,学生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 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表现较好。
建校近 80 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工业报国”使命担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鼓励毕业生争做国家骨干和领军人才。迄今为止,学校 已培养了 50 万余名毕业生,在汽车、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半导体等行业 领军企业中,一大批合工大校友成长为骨干力量,充分彰显了学校“千人一名领 军人才”的创新人才培养品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化建设做出 了重要贡献。工大学子“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特点鲜明,备 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赞誉,学校被媒体评价为“汽车界的黄埔军校”“挺起了 工业报国的脊梁”。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大学排名榜单中,学校位 居第 54 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我校校友创办或任主要负责人的企业有 30 余家;超过 400 名校友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 500 强企业、国有重点企业、上市公司 等知名企业担任负责人。

——附录:往届就业质量报告数据
图片


登录高考直通车APP
查看完整试题答案
好的
查看完整试题
特别声明:
1.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本站根据实际情况会进行下架处理。
2.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举报理由选择
确定
高考直通车官网

哇哦!快加入高考直通车APP,发现更多精彩内容,与学霸一起交流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