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坚持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是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4个院(部)。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校本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92个,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44个专业大类。70个招生专业中包含农学类19个,占比27.1%;工学类34个,占比48.6%;理学类3个,占比4.3%;经济类2个,占比2.9%;管理学类8个,占比11.4%;文学类1个,占比1.4%;法学类1个,占比1.4%;艺术类2个,占比2.9%。
GaoKaoZhiTongChe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686人。其中,本科生24741人,占总数的80.06%;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731人;博士研究生837人;预科生121人;留学生103人。
2022年招生规模和生源结构基本保持稳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本科计划招生6033人、实际录取5998人、报到5944人(另有预科转段120)。报到率为99.10%,计划完成率为98.52%。
现有专任教师130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777人,占59.63%;46岁以上教师526人,占40.3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5人,占总数的54.1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212人,占总数的93.0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56%。最高学历为外校学缘教师863人,占总数的66.23%,其中境外完成最高学历教师94人,占7.21%。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3助2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次,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3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4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6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院士培养人选”1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7人、“草原英才”115人、“草原英才”团队42个。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
学校有专任教师1303人,外聘教师460人,折合教师总数1533人,折合在校生总数34358.7人,生师比为22.41。
2022年,本科教学经费足额到位,支出总计9315.84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577.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