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 校。学校创建于 1951 年,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2000 余亩。是国家中 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 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 CDIO 组织、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正式成员。学校共设有 19 个学院(部、中心),
现有 53 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 16 个国家级 一流专业,8 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 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有 3 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 个省级重点学科,3 个 ESI 全球前 1% 学科,1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信息、大气、 经管三大学科群。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支撑气象、统计、国防 等事业发展,全面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 兴”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27 个, 市厅级科研平台 16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 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 210 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 70 余项,其中国家 科技奖 3 项。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 53 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 术学 7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 27 个占 50.94%、理学专业 8 个占 15.09%、管理学专 业 9 个占 16.98%、经济学专业 3 个占 5.66%、文学专业 4 个占 7.54%、法学专业 1 个占 1.89%、艺术学专业 1 个占 1.89%。
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精品课程 1 门,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 45 门、精品课程 26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0 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6 门、创新创业示 范课程 4 门、应用型示范课程 10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6 门。2022—2023 学年, 《模拟电子技术 A》《Office 高级应用》等 4 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 程伦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19 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4947 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2040 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研究生共 3732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88.35%。
近年来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 构持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 1611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 654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的 40.6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90.4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 的有 803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9.84%。
上年 度,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计 6244.31 万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本专 科生学费收入之和的 13.30%,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182.20 元。
高 考 直 通 车